共 8 条
几种常见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6
作者:
阎蓉
机构:
[1] 奉化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来源: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
心肌肌钙蛋白Ⅰ;
同型半胱氨酸;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几种常用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在心肌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心肌损伤患者144例,其中心肌炎5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86例;另选取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12 h、36 h、72 h、7 d时检测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同型半胱氨酸(Hcy),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值并记录分析。结果 AMI组入院时、12 h Mb、H—FABP水平较对照组和心肌炎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高峰均出现在12 h;心肌炎组较对照组也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K-MB水平在入院时,12、36、72 h,AMI组较对照组和心肌炎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峰出现在36 h;cTnI、Hcy水平在入院时、12 h、36 h、72 h、7 d时AMI组较对照组和心肌炎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cTnI水平在心肌炎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峰出现在36 h。CK—MB和Hcy水平在心肌炎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H—FABP和cTnI有利于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且在心肌炎患者中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CK—MB和Hcy对心肌炎患者不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418 / 41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