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标志物的床边检测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14
作者
方捷
吴飞
秦保东
仲人前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实验诊断科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床边检测技术; 心肌标志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的床边检测技术(POCT)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人,用POCT仪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小时、治疗后24小时测定AMI患者血中Myo、cT-nI、Hs-CRP、NT-proBNP含量。结果 AMI患者治疗前各心肌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治疗有效(P<0.05),cTnI例外,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Myo、Hs-CRP、NT-proBNP的诊断敏感性也随之下降。结论应用POCT技术检测AMI患者各项心肌标志物能快速、准确地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报告,以便及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相比传统CLT具有时间和经济上的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44 / 4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炎症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意义 [J].
朱丹 ;
高炜 .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9, 36 (05) :257-259+263
[2]   非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及其前体升高的意义 [J].
李臻 ;
崔炜 ;
刘凡 .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9, 36 (01) :31-34
[3]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标志物及其床旁检测技术 [J].
杨缜 ;
刘秀菊 ;
周道民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8, 29 (06) :520-521+524
[4]   心肌标志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J].
王兰兰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 (05) :385-386+389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ET、CRP、ANP水平变化与临床观察分析 [J].
杜同信 ;
王自正 ;
王书奎 ;
罗骏 .
检验医学, 2004, (03) :242-244
[6]   重视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J].
鄢盛恺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3, (05) :249-251
[7]   心肌肌钙蛋白的临床应用和检测进展 [J].
潘柏申 .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3, (01) :6-8
[8]   正确应用心肌肌钙蛋白判断心肌损伤 [J].
诸骏仁 .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3, (01)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