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

被引:28
作者
刘长宏
戚向阳
薛猛
王刚
张恒庆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学科竞赛;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该文通过阐述学科竞赛意义,提出科学的竞赛观和组织竞赛原则,构建了常态化、普及化、推广化学科竞赛体制,采取项目、联动、激励的机制,形成组织、保障、培训、反馈的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4+178 +1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学生科技创新与“六个相结合” [J].
王松武 ;
刁鸣 .
实验室科学, 2010, 13 (03) :180-182
[2]   强化机制,有效地发挥学科竞赛活动的作用 [J].
张显悦 ;
郭秀颖 ;
邵明晖 .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02) :207-207
[3]   创新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培养创新实践人才 [J].
刘长宏 ;
戚向阳 ;
王刚 ;
张恒庆 .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17) :141-143
[4]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 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J].
李苏北 .
大学数学, 2009, 25 (05) :8-10
[5]   浅议高校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构建 [J].
蒋柏焰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7 (03) :72-74+78
[6]   完善机制 推动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持续发展 [J].
潘岚 ;
饶宾期 .
中国电力教育, 2009, (05) :140-141
[7]   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J].
宗静静 ;
车仁信 .
实验室科学, 2009, (01) :18-20
[8]   激励机制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的作用 [J].
丁激文 .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235-236
[9]   积极组织电子设计竞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J].
张恒庆 ;
刘长宏 ;
王刚 ;
戚向阳 .
实验室科学, 2007, (01) :34-36
[10]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程[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陈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