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研究

被引:51
作者
许端阳 [1 ]
康相武 [2 ]
刘志丽 [3 ]
庄大方 [1 ,4 ]
潘剑君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3] 国家气象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鄂尔多斯; 沙漠化成因;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相对作用; NP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当今沙漠化过程的两大驱动力,其各自相对作用的大小一直是沙漠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选择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评价沙漠化过程的指标,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沙漠化过程的影响统一到对沙漠化过程NPP变化的影响上,以潜在NPP以及潜在NPP与实际NPP的差值作为衡量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的指标,并以此构建沙漠化逆转和发展过程中不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情景下的评价方法,评价了1981~200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研究表明1981~2000年间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呈局部发展但整体逆转的态势,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沙漠化正逆过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沙漠化逆转过程中,气候变化主导了鄂尔多斯地区1981~1990年时段内的沙漠化逆转,以其为主导致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毛乌素沙地以及鄂尔多斯东北部的温带禾草草原与温带落叶灌丛区域的过渡地带;人类活动则是1991~2000年时段内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逆转的主导因素,以其为主导致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相对均匀分布于鄂尔多斯各个旗县.在沙漠化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主导了鄂尔多斯地区1981~1990年时段内的沙漠化发展,以其为主导致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在杭锦旗、达拉特旗以及东胜市的三地交界处;气候变化则是1991~2000年时段内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以其为主导致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分布于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和准格尔旗的东南部以外的其他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16 / 5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 [1]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与机理
    宋乃平
    张凤荣
    [J]. 地理学报, 2007, (12) : 1299 - 1308
  • [2] 北京西南地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康相武
    刘雪华
    张爽
    马欣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 2846 - 2852
  • [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信忠保
    许炯心
    郑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1) : 1504 - 1514
  • [4] 农牧交错带近十五年生态环境变化评价——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
    罗海江
    白海玲
    方修琦
    王文杰
    李增慧
    申文明
    熊文成
    张峰
    [J]. 干旱区地理, 2007, (04) : 474 - 481
  • [5] 毛乌素沙地腹地植被恢复效果初步研究——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
    王博
    丁国栋
    顾小华
    马士龙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3) : 237 - 238+242
  • [6] 现代草地沙漠化中自然因素贡献率的确定方法
    李振山
    贺丽敏
    王涛
    [J]. 中国沙漠, 2006, (05) : 687 - 692
  • [7]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新进展
    王涛
    陈广庭
    赵哈林
    董治宝
    张小曳
    郑晓静
    王乃昂
    [J]. 中国沙漠, 2006, (04) : 507 - 516
  • [8] 民勤1988~1997年间土地荒漠化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孙丹峰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S1) : 131 - 135
  • [9] 华北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成因与土地利用调整对策
    康相武
    吴绍洪
    尹云鹤
    杨勤业
    戴尔阜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8) : 45 - 51
  • [10] 近30年我国干湿状况变化的区域差异
    尹云鹤
    吴绍洪
    郑度
    杨勤业
    [J]. 科学通报, 2005, (15) : 1636 -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