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2 条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研究
被引:51
作者:
许端阳
[1
]
康相武
[2
]
刘志丽
[3
]
庄大方
[1
,4
]
潘剑君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3] 国家气象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鄂尔多斯;
沙漠化成因;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相对作用;
NP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当今沙漠化过程的两大驱动力,其各自相对作用的大小一直是沙漠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选择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评价沙漠化过程的指标,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沙漠化过程的影响统一到对沙漠化过程NPP变化的影响上,以潜在NPP以及潜在NPP与实际NPP的差值作为衡量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的指标,并以此构建沙漠化逆转和发展过程中不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情景下的评价方法,评价了1981~200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研究表明1981~2000年间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呈局部发展但整体逆转的态势,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沙漠化正逆过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沙漠化逆转过程中,气候变化主导了鄂尔多斯地区1981~1990年时段内的沙漠化逆转,以其为主导致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毛乌素沙地以及鄂尔多斯东北部的温带禾草草原与温带落叶灌丛区域的过渡地带;人类活动则是1991~2000年时段内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逆转的主导因素,以其为主导致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相对均匀分布于鄂尔多斯各个旗县.在沙漠化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主导了鄂尔多斯地区1981~1990年时段内的沙漠化发展,以其为主导致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在杭锦旗、达拉特旗以及东胜市的三地交界处;气候变化则是1991~2000年时段内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以其为主导致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分布于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和准格尔旗的东南部以外的其他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16 / 528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