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藏砂岩储层中异常孔隙的保存机制探讨

被引:16
作者
肖军 [1 ]
王华 [1 ]
袁立川 [2 ]
姜华 [1 ]
陈少平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乌鲁木齐分院
关键词
深埋藏; 砂岩储层; 异常孔隙; 保存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常情况下,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埋深的增大而减小,但越来越多的地质实践表明深埋藏(>3500 m)的砂岩储层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保持异常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多种成因机制可以使其孔隙在深埋藏条件下得以保存,主要包括:①早期烃类的充注;②颗粒包层和(或)颗粒环边的存在;③流体超压的存在;④次生孔隙的发育。在综合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些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这些研究将为油田的储层评价、储量预测等勘探开发工作提供进一步的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优质碎屑岩深层储层控制因素综述 [J].
李会军 ;
吴泰然 ;
吴波 ;
朱雷 ;
郭光立 .
地质科技情报, 2004, (04) :76-82
[2]   油气充注对成岩作用的影响 [J].
胡海燕 .
海相油气地质, 2004, (Z1) :85-89+122
[3]   深部砂岩异常孔隙的保存机制研究 [J].
周东升 ;
刘光祥 ;
叶军 ;
贾存善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1) :40-46
[4]   东营凹陷烃类充注与储集层化学成岩作用 [J].
蔡进功 ;
张枝焕 ;
朱筱敏 ;
谢忠怀 ;
李艳霞 ;
刘洪军 ;
袁东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79-83
[5]   塔中地区志留系烃类侵位对成岩作用的影响 [J].
蔡春芳 ;
顾家裕 ;
蔡洪美 .
沉积学报, 2001, (01) :60-65
[6]   试析歧北凹陷异常压力在深层油气藏成藏过程中的控制作用 [J].
张立新 ;
李军 ;
刘淑芝 ;
张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19-21+20
[7]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温度、压力与深部储层次生孔隙的关系 [J].
苗建宇 ;
祝总祺 ;
刘文荣 ;
卢焕勇 .
石油学报, 2000, (03) :36-40+108
[8]   大港探区深层异常孔隙成因机理 [J].
李军 ;
张林 ;
曹中 ;
张立勤 .
勘探家, 1999, (04) :20-23+8
[9]   水-岩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J].
张枝焕 ;
常象春 ;
曾溅辉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03) :70-75
[10]   石油侵位对碎屑储集岩成岩序列的影响及其与孔隙演化的关系——以塔西南坳陷石炭系石英砂岩为例 [J].
王琪 ;
史基安 ;
肖立新 ;
薛莲花 .
沉积学报, 1998, (03) :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