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彰武地区中生代高镁安山岩地球化学及其对新生下地壳拆沉作用的指示

被引:27
作者
黄华 [1 ]
高山 [1 ]
胡兆初 [1 ]
柳小明 [2 ]
袁洪林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镁安山岩; 底侵作用; 新生下地壳; 拆沉作用; 华北克拉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对产于辽西彰武地区的早白垩世10个火山岩样品的研究表明,除一个样品为玄武岩外(SiO2=50.23%),其余均为安山岩.这些安山岩的SiO2含量为53%~59%,具有高的MgO(3.4%~6.1%,Mg#=50~64),Ni(27~197μg/g),Cr(51~478μg/g)和Sr(671~1499μg/g)含量,高的Sr/Y比值(34~115),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N/YN=10~30),其微量元素显示出高镁埃达克质的特征.4件安山岩样品的143Nd/144Nd比值为0.5118352~0.5122341,εNd(126Ma)=-6.36~-13.99,87Sr/86Sr为0.70634~0.70688,87Sr/86Sr(126Ma)>0.706,它们与汉诺坝基性麻粒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相似.对一个安山岩样品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有3组谐和的锆石,其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是:第1组(253±5)Ma(2σ,MSWD=9.1,n=59),第2组(172±2)Ma(2σ,MSWD=2.2,n=42),第3组(126±2)Ma(2σ,MSWD=3.2,n=19).阴极发光图像表明第1和第2组锆石均具有典型的岩浆环带,第3组锆石的阴极发光很弱且无环带.3组锆石均具典型岩浆锆石的REE分配特征(如亏损LREE,正Ce异常)且Th/U>0.1.第1组年龄记录了古亚洲洋的闭合和蒙古板块与华北克拉通北缘碰撞事件;第2组年龄记录了该区的玄武岩浆底侵和地壳增厚的事件;第3组最年轻的年龄应代表火山岩喷发年龄.矿物学上,彰武高镁安山岩具核部高Fe,幔部高Mg的反环带单斜辉石斑晶,并含有铬铁矿.根据上述锆石年代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彰武高镁安山岩指示了~170Ma的中侏罗世时期玄武质岩浆底侵形成的加厚下地壳,相变为榴辉岩,然后拆沉至软流圈,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新生的地幔橄榄岩反应,最终形成彰武高镁安山岩.由此可较好解释彰武高镁安山岩的高镁和埃达克质微量元素特征以及无古老继承锆石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287 / 130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河北承德盆地114Ma大北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减薄作用的制约 [J].
汪方跃 ;
高山 ;
牛宝贵 ;
张宏 .
地学前缘, 2007, (02) :98-108
[2]   大陆下地壳拆沉模式初探 [J].
张旗 ;
金惟俊 ;
王元龙 ;
李承东 ;
王焰 ;
贾秀勤 .
岩石学报, 2006, (02) :265-276
[3]   辽西东南部中生代花岗岩时代 [J].
吴福元 ;
杨进辉 ;
张艳斌 ;
柳小明 .
岩石学报, 2006, (02) :315-325
[4]   太行山重力梯度带的形成与华北岩石圈减薄的时空差异性有关 [J].
徐义刚 .
地球科学, 2006, (01) :14-22
[5]   中国东部中生代高Sr低Yb和低Sr高Yb型花岗岩:对比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旗 ;
李承东 ;
王焰 ;
王元龙 ;
金惟俊 ;
贾秀勤 ;
韩松 .
岩石学报, 2005, (06) :1527-1537
[6]   北京西山晚中生代火山岩U-Pb锆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J].
袁洪林 ;
柳小明 ;
刘勇胜 ;
高山 ;
凌文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9) :25-40
[7]   辽西四合屯早白垩世义县组高镁安山岩的地球化学:对下地壳拆沉作用和Sr/Y变化的指示 [J].
王晓蕊 ;
高山 ;
柳小明 ;
袁洪林 ;
胡兆初 ;
张宏 ;
王选策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8) :700-709
[8]   辽西阜新-义县盆地及附近地区早白垩世地壳大规模减薄及成因探讨 [J].
张宏 ;
柳小明 ;
李之彤 ;
杨芳林 ;
王晓蕊 .
地质论评, 2005, (04) :360-372
[9]   河北平泉光头山碱性花岗岩的时代、Nd-Sr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华北早中生代壳幔相互作用的意义 [J].
韩宝福 ;
加加美宽雄 ;
李惠民 .
岩石学报, 2004, (06) :74-87
[10]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过程与机制:中生代火成岩和深源捕虏体证据 [J].
许文良 ;
王清海 ;
王冬艳 ;
裴福萍 ;
高山 .
地学前缘, 2004, (03) :30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