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盆地114Ma大北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减薄作用的制约

被引:11
作者
汪方跃 [1 ]
高山 [1 ]
牛宝贵 [2 ]
张宏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承德盆地; 早白垩世; LA-ICPMS定年; 富集地幔; 亏损地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华北克拉通罕见年龄界于120~100Ma的火山岩。承德盆地大北沟组火山岩下部主要由柱状节理橄榄玄武岩组成,中上部主要由安山岩组成。对紧邻玄武岩的上覆安山岩的火山锆石U-Pb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形成年龄为(113.6±0.87)Ma,代表了该套火山岩的喷发年龄,表明它们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对3件玄武岩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初始87Sr/86Sr同位素比值为0.7059,εNd(114Ma)为-11.04,具有富集型岩石圈地幔的特征。但该套玄武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则介于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年龄>120Ma具古老富集型地幔特征的玄武岩和年龄<100Ma具亏损软流圈性质的玄武岩之间,表明113.6Ma时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在元素组成方面已具有由富集地幔向亏损型软流圈地幔转变的特征。大北沟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114Ma时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已减薄。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关于华北克拉通燕山期岩石圈减薄的机制与过程的讨论:是拆沉,还是热侵蚀和化学交代? [J].
邓晋福 ;
苏尚国 ;
刘翠 ;
赵国春 ;
赵兴国 ;
周肃 ;
吴宗絮 .
地学前缘, 2006, (02) :105-119
[2]   辽东中生代晚期和古近纪玄武岩及深源捕虏晶——对岩石圈地幔性质的制约 [J].
王微 ;
许文良 ;
纪伟强 ;
杨德彬 ;
裴福萍 .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1) :30-40
[3]   华北早白垩世末岩石圈局部被扰动的时空证据 [J].
邵济安 ;
路凤香 ;
张履桥 ;
施光海 .
岩石学报, 2006, (02) :277-284
[4]   大陆下地壳拆沉模式初探 [J].
张旗 ;
金惟俊 ;
王元龙 ;
李承东 ;
王焰 ;
贾秀勤 .
岩石学报, 2006, (02) :265-276
[5]   大陆深俯冲后效作用的地球化学记录——华北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源区特征变异的讨论 [J].
周新华 ;
张宏福 ;
英基丰 ;
陈立辉 .
岩石学报, 2005, (04) :1255-1263
[6]   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性质、组成、富集过程及其形成机理 [J].
张宏福 ;
周新华 ;
范蔚茗 ;
孙敏 ;
郭锋 ;
英基丰 ;
汤艳杰 ;
张瑾 ;
牛利锋 .
岩石学报, 2005, (04) :1271-1280
[7]   华北克拉通东部显生宙地幔演化 [J].
路凤香 ;
郑建平 ;
张瑞生 ;
陈美华 .
地学前缘, 2005, (01) :61-67
[8]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过程与机制:中生代火成岩和深源捕虏体证据 [J].
许文良 ;
王清海 ;
王冬艳 ;
裴福萍 ;
高山 .
地学前缘, 2004, (03) :309-317
[9]   燕山造山带中段中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的成因及其意义 [J].
李伍平 ;
李献华 .
岩石学报, 2004, (03) :501-510
[10]   不同钵体研磨地质样品产生的元素污染及粒度分布探讨 [J].
柳小明 ;
刘晔 ;
王建其 ;
高山 .
岩矿测试, 2004, (02) :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