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滇西岩石圈地幔域分区和富集机制:新生代两类超钾质火山岩的对比研究
被引:25
作者:
夏萍
徐义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广州
来源:
关键词:
超钾质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岩浆演化;
岩石圈地幔;
滇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通过对滇西新生代两类富钾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发现该地区存在两个不同的地幔域,对应于产地的大地构造属性.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的洱海高钾火山岩(42~24Ma)富集LILE,亏损HFSE,TiO2含量低(<1%)、具有高的初始Sr/86Sr值(0.7064~0.7094)和负的ε值(?3.84~87Nd?4.64),与世界上典型的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富钾火山岩相似,其源区是受古特提斯域俯冲流体交代的亏损型尖晶石相方辉橄榄岩.位于华南板块的马关富钾火山岩(<16Ma)具有OIB型微量元素特征,TiO2含量高(>2%)、具有低的初始Sr/86Sr值(0.7041~0.7060)和正的ε值(5.46~7.03),与87Nd板内高钾火山岩类似,其源区是受源自软流圈小体积硅酸岩熔体交代的饱满型石榴子石相二辉橄榄岩.认为不能用统一的构造模型来解释两类富钾火山岩的时空展布.洱海地区的岩浆活动与加厚岩石圈的对流减薄有关,而马关地区的火山活动受控于南海张裂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118 / 1128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