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嫩江组油页岩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16
作者
贾建亮 [1 ,2 ,3 ]
刘招君 [2 ]
Achim Bechtel [3 ]
Reinhard FSachsenhofer [3 ]
孙平昌 [2 ]
Susanne AIStrobl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雷奥本大学应用地球科学和地球物理系
关键词
油页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生物生产力; 保存条件; 石油地质; 松辽盆地; 嫩江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2 [油页岩];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松辽盆地嫩江组一段和二段发育的油页岩是极其优质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指示油页岩母质生源主要来自于水生生物其繁盛受温湿气候和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表明,高盐和缺氧条件下的稳定水体分层是嫩一段油页岩沉积时期有机质保存的主控因素,而嫩二段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盐度分层明显减弱,此时藻类个体增大和孤立藻数量增多条件下的高生物生产力有利于有机质富集.为揭示嫩江组不同沉积环境下油页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建立了嫩一段油页岩沉积时期保存条件控制和嫩二段油页岩沉积时期生物生产力控制的两种有机质富集模式,这对含氧淡水大型陆相湖泊的有机质富集成因探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8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烃源岩中蒙皂石结合有机质后层间水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 [J].
蔡进功 ;
卢龙飞 ;
包于进 ;
樊馥 ;
徐金鲤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04) :483-491
[2]   川西北二叠系茅口组海相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J].
李红敬 ;
解习农 ;
黄俊华 ;
陈慧 ;
林正良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 37 (01) :171-180
[3]   松辽盆地姚家组—嫩江组沉积演化与成藏响应 [J].
冯志强 ;
张顺 ;
付秀丽 .
地学前缘, 2012, 19 (01) :78-87
[4]   地质类比法在坳陷盆地油页岩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上白垩统为例 [J].
贾建亮 ;
刘招君 ;
郭巍 ;
柳蓉 ;
孟庆涛 ;
闫磊 .
煤炭学报, 2011, 36 (09) :1474-1480
[5]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terrestrial petroleum source rocks and geochemical indicators in the Songliao Basin[J]. FENG ZiHui1,2, FANG Wei2, LI ZhenGuang2, WANG Xue2, HUO QiuLi2, HUANG ChunYan2, ZHANG JuHe2 & ZENG HuaSen2 1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2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 Daqing 163712, China.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1(09)
[6]   松辽盆地姚家组-嫩江组地层层序及沉积演化 [J].
张顺 ;
付秀丽 ;
张晨晨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1, 31 (02) :34-42
[7]  
Microfossils and molecular records in oil shales of the Songliao Basin and implications for paleo-depositional environment[J]. FENG ZiHui1,2, FANG Wei2, WANG Xue2, HUANG ChunYan2, HUO QiuLi2, ZHANG JuHe2, HUANG QingHua2 & ZHANG Lei2 1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71, China;2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etroChina 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 Daqing 163712,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9(10)
[8]   松辽盆地南部拗陷期湖盆底形演化及充填序列 [J].
禚喜准 ;
王琪 ;
朱筱敏 ;
张胜斌 ;
杨光 ;
黄铭志 .
石油学报, 2009, 30 (04) :536-541
[9]   从地球生物学角度讨论华南中二叠世海相烃源岩缺氧沉积环境成因模式 [J].
颜佳新 ;
刘新宇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6) :789-796
[10]   松辽盆地嫩江组大型陆相坳陷湖盆湖底水道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冯志强 ;
张顺 ;
解习农 ;
安广柱 ;
赵波 ;
侯艳平 .
地质学报, 2006, (08) :1226-1232+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