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存在早侏罗世的岩浆活动——来自霞岚杂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21
作者
余心起 [1 ,2 ]
狄永军 [1 ,2 ]
吴淦国 [1 ,2 ]
张达 [1 ,2 ]
郑勇 [1 ,2 ]
代堰锫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霞岚杂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岩浆混合; 早侏罗世; 粤北梅州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报道了粤北梅州地区霞岚杂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花岗岩(196±2)Ma,辉长岩(195±1)Ma,为中国东南部缺少200~180Ma期间的岩浆岩报道增添了新资料,又表明了滨太平洋构造域至少在195Ma左右已经开始作用于中国东南部.野外揭露的新鲜露头上,辉长岩与花岗岩之间有岩浆部分混合作用现象.辉长岩局部发育20~30cm的细粒边,从辉长岩往花岗岩方向逐渐变细;花岗岩中发育大量暗色细粒-微粒闪长质岩浆包体,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边部有暗色矿物集中现象,部分界线呈截然、模糊或过渡关系;包体中出现针状磷灰石;辉长岩类与花岗质岩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基本一致,其微量元素特征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二者年龄十分接近,且基性岩略晚于花岗岩形成.这些特征均表明,早侏罗世基性岩浆注入引起了深部陆壳物质的熔融,并形成了酸性岩浆,然后二者发生混合产生了霞岚杂岩.
引用
收藏
页码:681 / 69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31]   壳幔作用与花岗岩成因——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例 [J].
徐夕生 ;
周新民 ;
王德滋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241-250
[32]   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的成因与地壳增生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林强 .
岩石学报, 1999, (02) :22-30
[33]   青藏高原冈底斯带中段花岗岩类及其中铁镁质微粒包体地球化学特征 [J].
江万 ;
莫宣学 ;
赵崇贺 ;
郭铁鹰 ;
张双全 .
岩石学报, 1999, (01) :90-98
[34]   正εNd(T)值的准铝-过铝花岗岩:新疆也布山岩体 [J].
韩宝福 ;
王式洸 ;
孙元林 ;
洪大卫 .
科学通报, 1998, (12) :1323-1328
[35]   新疆阿拉套山花岗岩类高εNd值的成因探讨 [J].
周泰禧,陈江峰,李学明 .
地质科学, 1996, (01)
[36]   Sm-Nd等时线年龄合理性的判别 [J].
陆松年 .
中国区域地质, 1994, (02) :148-159
[37]   微粒花岗岩类包体的成因 [J].
王德滋 ;
周新民 ;
徐夕生 ;
姚玉鹏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2, (03) :235-241
[38]  
兴宁温公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霞岚岩体的关系.[J].陈忠权;李文辉;郭良;.广东地质.20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