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洛南-栾川构造带的变形分解与年代学制约

被引:24
作者
宋传中 [1 ]
张国伟 [2 ]
王勇生 [1 ]
李加好 [1 ]
陈泽超 [1 ]
蔡志川 [1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斜向汇聚; 汇聚因子; 变形分解; 大陆增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洛南-栾川构造带位于华北板块与秦岭造山带之间,它包括洛栾断裂带和断裂北侧的强变形带.断裂带内发育有韧性剪切带、叠瓦状脆性断层和双重构造等,是在同一构造背景下同一剪切带内不同层次的构造变形叠加.线理构造主要有矿物生长线理、拉长线理、皱纹线理、鞘褶皱等,指示了板块由SW→NE的运动学特征和汇聚过程.断裂带北侧的强构造带内规模不等的褶皱和逆断层有相同的展布方位和运动学极性,与洛栾断裂带小角度斜交;不同性质的构造组成有规律的构造图案,是板块斜向汇聚的的产物.古板块汇聚因子是:在西段汇聚方向为22°,汇聚方向与板块边界的夹角为73°;在东段汇聚方向为31°,汇聚方向与板块边界的夹角为82°.洛栾构造带强烈活动时期主要是372Ma,是秦岭造山带形成的早期,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汇聚的大背景下,位于华北板块南部边缘的二郎坪弧后洋盆向华北大陆之下左旋斜向俯冲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秦岭造山带北缘的斜向碰撞与汇聚因子 [J].
宋传中 ;
张国伟 ;
牛漫兰 ;
刘国生 ;
霍立新 .
中国地质, 2006, (01) :48-55
[2]   榴辉岩的泊松比及其对造山带下地壳拆沉作用的指示 [J].
高山 ;
金振民 ;
张宏飞 ;
张本仁 ;
H.Ker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1) :881-888
[3]   东秦岭邓县—南漳反射地震剖面及其构造意义 [J].
袁学诚 ;
任纪舜 ;
徐明才 ;
唐文榜 .
中国地质, 2002, (01) :14-19
[4]   秦岭-大别造山带下地壳拆沉作用 [J].
高山 ;
张本仁 ;
金振民 ;
H.Ker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6) :532-541
[5]  
秦岭造山带三维结构及其动力学分析[J]. 张国伟,郭安林,刘福田,孟庆任,肖庆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S1)
[6]   北秦岭古聚会带壳幔再循环 [J].
张本仁 ;
欧阳建平 ;
韩吟文 ;
匡少平 .
地球科学, 1996, (05) :15-21
[7]   东秦岭及邻区壳、幔地球化学分区和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本仁 ;
张宏飞 ;
赵志丹 ;
凌文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01-208
[8]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 [J].
张国伟 ;
孟庆任 ;
于在平 ;
孙勇 ;
周鼎武 ;
郭安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193-200
[9]  
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及韧性剪切带[M]. 地质出版社 , 郑亚东, 1985
[10]  
Oblique lineations in orthogneisses and supracrustal rocks: vertical partitioning of strain in a hot crust (eastern Borborema Province, NE Brazil)[J] . Sérgio Pacheco Neves,José Maurício Rangel da Silva,Gorki Mariano.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 200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