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与质疑

被引:16
作者
傅安国 [1 ]
吴娜 [2 ]
黄希庭 [3 ]
机构
[1]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2]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3] 西南大学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贫困; 跨期选择; 认知能力; 情绪; 信任; 价值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富裕的人相比,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更容易折扣未来的收益。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贫困导致短视选择,短视选择反过来又造成贫困。贫困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受到认知、情绪及信任三个因素的中介作用,进而导致穷人宁愿放弃大而慢的收益而选择小而快的收益。我们质疑的是,为何研究者对现实生活中众多"人穷志高远"的例子视而不见?显然,忽略价值观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就容易得出过度类化的结论。此外,单一的研究取向或方法也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J].
杨玉芳 ;
郭永玉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2) :107-116
[2]   高校贫困生抑郁心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张秀梅 ;
王中对 ;
廖传景 .
高校教育管理, 2016, 10 (02) :119-124
[3]  
文化变迁中的价值观发展:概念、结构与方法[J]. 姜永志,白晓丽.心理科学进展. 2015(05)
[4]  
延迟折扣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特质性与状态性研究取向[J]. 刘雷,苏缇,彭娟,郭逸群,冯廷勇.心理科学进展. 2014(07)
[5]   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
周晓琴 ;
奚晓岚 ;
程灶火 ;
季庆 ;
李萍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 (06) :1026-1028
[6]  
价值观的神经机制:另一种研究视角[J]. 李林,黄希庭.心理科学进展. 2013(08)
[7]   跨期选择的性质探索 [J].
梁竹苑 ;
刘欢 .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 (07) :959-966
[8]   人格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J].
黄希庭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7 (01) :1-7+189
[9]   贫困大学生抑郁症状与血浆皮质醇、认知倾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J].
秦萍 ;
张勇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 (05) :623-625
[10]   西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 [J].
何瑾 ;
樊富珉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02) :79-8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