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内蒙古林西早中生代O型高镁埃达克质安山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16
作者:
王冬兵
[1
,2
]
刘勇胜
[1
,3
,4
,5
]
宗克清
[1
]
高长贵
[1
]
徐娟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内蒙古;
早中生代;
高镁埃达克质岩;
残余洋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对内蒙古林西地区火山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具有大洋型(O型)高镁埃达克质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w(SiO2)=57.89%~63.97%、w(Al2O3)=15.39%~16.17%、w(Na2O)/w(K2O)=1.5~2.2(除一个为0.9)、A/CNK=0.83~0.97、Mg#=49~64、w(Cr)=91~209μg/g、w(Ni)=52.2~111.4μg/g、w(Sr)=551~1018μg/g、w(Yb)=1.18~1.71μg/g、w(Y)=12.6~17.7μg/g、δ(Eu)=0.86~0.94]。利用LA-ICP-MS对其锆石进行了U-Pb定年,得到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4±2)Ma(MSWD=0.36)。此时,区域内古亚洲洋已闭合,综合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质环境说明,林西高镁埃达克质安山岩是由残余洋壳部分熔融并随后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形成的。内蒙古林西早中生代高镁埃达克质安山岩的产出表明,洋壳来源的埃达克岩(O型埃达克岩)不仅可以随俯冲同时产生,而且也可以在非俯冲环境下由保存在古俯冲带地幔中的残余洋壳部分熔融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