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兴安岭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被引:63
作者
高晓峰
郭锋
范蔚茗
李超文
李晓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中酸性火山岩; 晚中生代; 南兴安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南兴安岭地区的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区域上存在同期的两类中酸性火山岩组合。第一类火山岩以满克头鄂博组的安山-英安岩和流纹岩组合为代表,其SiO2为60.0-74.9%,MgO变化在0.36- 2.04%之间,具有LREE略富集的REE配分模式(Ce/YbCN=2.6-3.0)和富集Rb、Ba、K和不同程度的Nb-Ta、Ti-P-Sr亏损的微量元素特征;在Sr-Nd同位素组成上类似于同期的玄武安山岩(87Sr/86Sr(i)=0.70522-0.70709;εNd(t)=-1.5- -0.4),而且在空间上与玄武岩共生,为玄武质岩浆高度分异或同化混染作用(AFC)的产物。第二类以玛尼吐组英安岩为代表,以富Al2O3(15.87-16.36%)、Na2O(4.63-4.79%,K2O/Na2O<0.4)、高Sr(709-832μg/g)、低Y(6.9-10.4μg/g) 和低HREE(如Yb=0.37-0.51μg/g),具有与现代俯冲带adakite岩石相似的特征;在Sr-Nd同位素组成上,它们较同期或近期玄武安山岩更低Sr和高Nd同位素比值(87Sr/86Sr(i)=0.70409-0.70425;εNd(t)=+0.9-+2.1),为造山带下地壳镁铁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产物,其低Y和HREE以及高Sr的特点说明残留源区中有石榴子石存在,而斜长石为主要熔融相进入熔体。在熔融动力学方面,同期的玄武岩浆底侵提供大量的热源导致下地壳镁铁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南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不同成因类型中酸性火山岩为造山带伸展背景下岩石圈地幔起源的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和深部岩浆房分异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37 / 74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内蒙古锡林浩特A型花岗岩的时代及区域构造意义 [J].
施光海 ;
苗来成 ;
张福勤 ;
简平 ;
范蔚茗 ;
刘敦一 .
科学通报, 2004, (04) :384-389
[2]   小兴安岭西北部新开岭-科洛杂岩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J].
苗来成 ;
范蔚茗 ;
张福勤 ;
刘敦一 ;
简平 ;
施光海 ;
陶华 ;
石玉若 .
科学通报, 2003, (22) :2315-2323
[3]   大兴安岭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林强 ;
葛文春 ;
曹林 ;
孙德有 ;
林经国 .
地球化学, 2003, (03) :208-222
[4]   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作用 [J].
郭锋 ;
范蔚茗 ;
王岳军 ;
林舸 .
岩石学报, 2001, (01) :161-168
[5]   大兴安岭中生代两类流纹岩成因的地球化学研究 [J].
葛文春 ;
林强 ;
孙德有 ;
吴福元 ;
李献华 .
地球科学, 2000, (02) :172-178
[6]   大兴安岭中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壳幔相互作用的证据 [J].
葛文春 ;
林强 ;
孙德有 ;
吴福元 ;
元钟宽 ;
李文远 ;
陈明植 ;
尹成孝 .
岩石学报, 1999, (03) :396-406
[7]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大地构造意义 [J].
林强 ;
葛文春 ;
孙德有 ;
吴福元 ;
元钟宽 ;
闵庚德 ;
陈明植 ;
李文远 ;
权致纯 ;
尹成孝 .
地质科学, 1998, (02) :3-13
[8]   碱性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及其鉴别标志 [J].
洪大卫 ;
王式洸 ;
韩宝福 ;
靳满元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04) :418-426
[9]  
中国东北部晚中生代裂陷作用和东北亚断陷盆地系[J]. 李思田,杨士恭,吴冲龙,黄家福,程守田,夏文臣,赵根榕.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02)
[10]  
Zircon SHRIMP geochronology of the Xinkailing-Kele complex in the northwestern Lesser Xing’an Range,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J] . Laicheng Miao,Weiming Fan,Fuqing Zhang,Dunyi Liu,Ping Jian,Guanghai Shi,Hua Tao,Yuruo Shi.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