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小兴安岭西北部新开岭-科洛杂岩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162
作者:
苗来成
范蔚茗
张福勤
刘敦一
简平
施光海
陶华
石玉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5] 北京
来源:
关键词:
锆石;
SHRIMP;
年代学;
新开岭-科洛杂岩;
小兴安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兴蒙造山带东段小兴安岭西北部出露的新开岭-科洛杂岩主要由变质岩、构造片岩和花岗岩类组成.前人依据变质程度将该杂岩划归为前寒武纪变质岩.本文报道了科洛杂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新开岭群构造片岩、新开岭杂岩中的门鹿河顶子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和冷川花岗闪长岩的铁石SHRIMP U-Pb年龄.研究表明:(1)科洛杂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变质年龄为216±3 Ma(2σ),原岩年龄为337±7Ma(2σ).(2)新开岭群构造片岩的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喷发年龄为292±6 Ma(2σ);(3)门鹿河顶子含黑云二长花岗岩侵位于167±4 Ma(2σ);(4)冷川花岗闪长岩164±4 Ma(2σ).这表明新开岭-科洛变质岩并不是前寒武纪变质岩,以前认为的本区古陆块可能并不存在.结合研究区及区域资料,新开岭-科洛杂岩可能代表了与印支期碰撞有关的变质杂岩,在碰撞造山后或非造山伸展背景下,新开岭-科洛杂岩中的主要花岗岩类于中侏罗世侵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315 / 2323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