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桥古潜山高蜡凝析油的高分子量(C35+)正烷烃分布及其烃源灶方位

被引:10
作者
王铁冠
朱丹
卢鸿
张枝焕
苏峻青
廖前进
机构
[1]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2] 大港油田集团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3] 大港油田集团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4] 北京
[5]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6] 广州
[7] 天津
[8] 天津
关键词
千米桥古潜山; 高蜡凝析油; 高温气相色谱; 高分子量蜡馏分; 高分子量正烷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1 [油气层物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高温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了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奥陶系古潜山油气田的高蜡凝析油,检测出其高分子量蜡馏分主要由C35-C69正烷烃组成,CPI37-55值为0.94-1.10,属于高成熟原油的范畴.鉴于当前钻井取岩心不足和烃源灶方位的不确定性,利用高蜡凝析油与周缘高蜡原油的高分子量正烷烃作对比,结合原油含蜡量的平面分布,预测烃源灶方位主要来自千米桥东侧的歧口凹陷方向.此外,还运用原油的9项成熟度参数,结合3项含氮化合物参数,确认千米桥古潜山高蜡凝析油是从北东至南西方向充注的,即从板深4井逐次向板深7和8井方向充注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401 / 4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千米桥地区上第三系严重生物降解石油的高分子量(>C)正烷烃 [J].
王铁冠 ;
朱丹 ;
张枝焕 ;
卢鸿 ;
杨池银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14) :1103-1107
[3]   黄骅坳陷千米桥古潜山构造凝析油气藏的油源研究 [J].
卢鸿 ;
王铁冠 ;
王春江 ;
朱丹 ;
朱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17-21+15
[4]  
Oil Source and Entrapment Epoch of the Ordovician Oil Reservoir in the Kongxi Burial-Hill Zone, Huanghua Depression, North China[J]. WANG Tieguan, WANG Feiyu, LU Hong, Th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Entrapment Mechanism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in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00 YANG Chiyin, LIAO Qianjin and ZHOU Jiansheng G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Dagang Oilfield (Group) Co. Ltd., Tianjin 300280.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1(02)
[5]   利用原油含氮化合物研究油气运移 [J].
王铁冠 ;
李素梅 ;
张爱云 ;
朱雷 ;
李伯虎 ;
周永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83-86+129
[6]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新疆轮南油田油气运移 [J].
王铁冠 ;
李素梅 ;
张爱云 ;
张水昌 .
地质学报, 2000, (01) :85-93
[7]  
油藏地球化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英)J.M.丘比特(JohnM.Cubitt), 1997
[8]  
黄骅坳陷天然气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于志海等编著, 1997
[9]   Ubiquitous occurrence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hydrocarbons in crude oils [J].
Hsieh, M ;
Philp, RP .
ORGANIC GEOCHEMISTRY, 2001, 32 (08) :95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