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山地泥炭高分辨率腐殖化度记录的晚冰期以来气候变化

被引:38
作者
马春梅 [1 ]
朱诚 [1 ]
郑朝贵 [2 ]
尹茜 [1 ]
赵志平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安徽省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山地泥炭; 晚冰期; 全新世; 腐殖化度; 神农架大九湖; 天目山千亩田;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对中国东部中纬度季风区内的两处山地泥炭—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和天目山千亩田泥炭腐殖化度进行了研究,并对两剖面的孢粉记录、有机质含量、TOC和Rb/Sr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亚季风区山间盆地,气候越干冷时泥炭的分解就越强烈,以吸光度表征的腐殖化度就越高;相反,当气候较温暖潮湿时泥炭主要处于还原状态,分解较慢,腐殖化度较低.大九湖剖面的腐殖化度记录了晚冰期(约16.0~11.4 cal ka BP)中的新仙女木(YD)(约11.4~12.6 cal ka BP)冷干事件、博令-阿勒罗德暖湿期(B-A暖期,约12.6~15.2 cal ka BP)、最老仙女木冷干事件(OD,约15.2~16.0 cal ka BP)、早全新世的湿润期(约11.4~9.4 cal ka BP)、8.2 cal ka BP前后的冷干事件和约7.0~4.2 cal ka BP之间的全新世最佳适宜期.神农架大九湖和天目山千亩田近5000a以来的泥炭腐殖化度记录有着很好的一致性,表明相近纬度不同经度的山地泥炭对东亚季风降水变化的响应是同步的.近5000a来的气候变化在两个山地泥剖面中几乎同步记录有3大阶段:4.9~3.5 cal ka BP,季风降水整体处于高值,但波动剧烈,其中,在约4.2 cal ka BP前后,季风降水急剧下降,在3.7 cal ka BP前后达到最干旱的峰值后又快速回升;3.5~0.9 cal ka BP,季风降水强度整体较弱,但也存在明显的次级干湿波动;0.9 cal ka BP以来,吸光度值逐渐降低,表明季风降水增多.与中国东部季风区其他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对比,文中亚高山泥炭记录的约1.6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响应了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的统一驱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078 / 109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末次盛冰期以来江西大湖孢粉植被与环境演变 [J].
萧家仪 ;
吕海波 ;
周卫健 ;
赵志军 ;
郝瑞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789-797
[2]   湖光岩玛珥湖高分辨率孢粉记录揭示的早全新世适宜期环境特征 [J].
王淑云 ;
吕厚远 ;
刘嘉麒 ;
Jrg FWNegendank .
科学通报, 2007, (11) :1285-1291
[3]   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以新疆博斯腾湖记录为例 [J].
陈发虎 ;
黄小忠 ;
杨美临 ;
杨勋林 ;
范育新 ;
赵晖 .
第四纪研究, 2006, (06) :881-887
[4]   神农架大九湖15.753kaB.P.以来的孢粉记录和环境演变 [J].
朱诚 ;
马春梅 ;
张文卿 ;
郑朝贵 ;
唐领余 ;
卢雪峰 ;
刘克新 ;
陈惠中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814-826
[5]   青藏高原东部全新世冬夏季风变化的高分辨率泥炭记录 [J].
于学峰 ;
周卫健 ;
LARS GFRANZEN ;
鲜锋 ;
程鹏 ;
AJTIM JULL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2) :182-187
[6]   全新世季风气候演化与干旱事件的湖北神农架石笋记录 [J].
邵晓华 ;
汪永进 ;
程海 ;
孔兴功 ;
吴江滢 .
科学通报, 2006, (01) :80-86
[7]   度量泥炭腐殖化度的一种简便方法:泥炭灰度 [J].
于学峰 ;
周卫建 ;
史江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1) :133-136
[8]   中国亚热带、热带泥炭形成的水热条件与微生物分解相关性 [J].
白光润 ;
王淑珍 ;
高峻 ;
于金莲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91-97
[9]   晚冰期以来青海湖沉积物多指标高分辨率的古气候演化 [J].
沈吉 ;
刘兴起 ;
R.Matsumoto ;
王苏民 ;
羊向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6) :582-589
[10]   太阳活动对塔里木盆地南缘近4ka以来气候波动的可能影响 [J].
钟巍 ;
王立国 ;
塔西甫拉提·特依甫 ;
熊黑钢 ;
舒强 .
科学通报, 2004, (11) :107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