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毒素的研究概况

被引:19
作者
戴瑾瑾
陈德辉
高云芳
马庆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蓝藻; 微囊藻毒素; 富营养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综述了近20年来有关藻毒素检测技术、脱毒降毒方法、微囊藻毒素(MC)与环境因子关系、MC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合成机理、Microcystis aeruginosaPCC7806专题及其他相关研究的进展。国内在此领域上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且更多集中在宏观层面上。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31]   微囊藻毒素在紫外光下的光降解 [J].
陈晓国 ;
肖邦定 ;
徐小清 ;
林匡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3) :283-285
[32]   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的非核糖体合成机理 [J].
张学成 ;
张惠 ;
杨官品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389-394
[33]   水华蓝藻产毒特性的PCR检测法 [J].
潘卉 ;
宋立荣 ;
刘永定 ;
朱运芝 ;
沈强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2) :159-166
[34]   太湖水体微囊藻毒素含量调查及其处理方法研究 [J].
穆丽娜 ;
陈传炜 ;
俞顺章 ;
刘建玲 ;
吴亚英 ;
朱文昌 ;
不详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0, (09) :31-32
[35]   微囊藻和栅藻共培养实验及其竞争参数的计算 [J].
陈德辉 ;
刘永定 ;
袁峻峰 ;
章宗涉 ;
宋立荣 ;
陈坚 .
生态学报, 1999, (06) :90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