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米糊化温度控制基因ALK的图位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53
作者
高振宇
曾大力
崔霞
周奕华
颜美仙
黄大年
李家洋
钱前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杭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杭州,杭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杭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ALK基因; 可溶性淀粉合酶Ⅱ; 糊化温度; 图位克隆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糊化温度是仅次于直链淀粉含量的评价水稻稻米蒸煮品质的重要指标,许多文献报道,糊化温度受一主效基因控制,采用图位克隆法分离克隆了水稻糊化温度基因(ALK),序列分析表明其编码可溶性淀粉合酶Ⅱ,进一步比较不同品种间该基因DNA序列与碱消法分析结果,推测出ALK基因编码区内的碱基替换可能引起了支链淀粉晶体层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糊化温度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一个低糊化温度水稻突变体(Mgt-1)的培育与稻米品质特征研究 [J].
舒庆尧 ;
池晓菲 ;
陈善福 ;
吴殿星 ;
吴平 .
核农学报, 2001, (06) :341-344
[2]   利用SSR标记定位水稻糊化温度的QTLs [J].
严长杰 ;
徐辰武 ;
裔传灯 ;
梁国华 ;
朱立煌 ;
顾铭洪 .
遗传学报, 2001, (11) :1006-1011
[3]   籼稻米糊化温度的质量-数量遗传分析 [J].
徐辰武 ;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1996, (04) :385-391
[4]   Mapping of a gene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ce in amylopectin structure between japonica-type and indica-type rice varieties [J].
Umemoto, T ;
Yano, M ;
Satoh, H ;
Shomura, A ;
Nakamura, Y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2, 104 (01) :1-8
[5]  
Mapping and genome organ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 sequences in rice (Oryza sativa L.)[J] . S. Temnykh,William D. Park,Nicola Ayres,Sam Cartinhour,N. Hauck,L. Lipovich,Y. G. Cho,T. Ishii,S. R. McCouch.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0 (5)
[6]  
Genetic analysis of rice grain quality[J] . P. He,S. G. Li,Q. Qian,Y. Q. Ma,J. Z. Li,W. M. Wang,Y. Chen,L. H. Zhu.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9 (3-4)
[7]   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 for rice chromosomes [J].
Akagi, H ;
Yokozeki, Y ;
Inagaki, A ;
Fujimura, T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6, 93 (07) :1071-1077
[8]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2 Sambrook J,Fritsch E F,Maniatis T.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