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健康效应

被引:34
作者
郭二果
王成
彭镇华
房城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 空气悬浮颗粒物; 粒径分布; 来源; 成分; 健康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是其他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空气颗粒物的成分组成、来源解析上。空气悬浮颗粒物主要由金属元素、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盐类等组成,城市交通、工业等各种源的排放是其主要来源,按照粒径大小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等。空气悬浮颗粒物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颗粒物粒径大小不同,来源和成分组成就有别,其产生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文章从粒径大小、来源、成份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并从其对人体、其他动植物和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综述了空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及影响因素,最后又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51 / 8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太原市儿童急性呼吸系统症状与大气中颗粒物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J].
刘力 ;
杜银梅 ;
张晓平 ;
任展红 ;
史建平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7, (03) :132-135
[2]   城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与城市热岛 [J].
周凯 ;
叶有华 ;
彭少麟 ;
粟娟 .
生态环境, 2006, (02) :381-385
[3]   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功能及其评价与优化研究进展 [J].
王蕾 ;
王志 ;
刘连友 ;
哈斯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01) :51-54
[4]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颗粒物和正构烷烃特征及来源分析 [J].
牛红云 ;
赵欣 ;
戴朝霞 ;
王格慧 ;
王连生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5, (05) :363-366+318
[5]  
北京大气PM2.5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变化特征与来源[J]. 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陈旭,Steven H.Cadle,Tai Chan,Patricia A.Mulawa.环境科学. 2003(06)
[6]   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中11种多环芳烃的分析测定 [J].
冯沈迎 ;
高春梅 ;
仝青 ;
阮玉英 .
中国环境监测, 2001, (04) :34-37
[7]   都市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 [J].
邵龙义 ;
时宗波 ;
黄勤 .
环境保护, 2000, (01) :24-26+29
[8]   城市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J].
任丽新 ;
游荣高 ;
吕位秀 ;
张文 ;
王秀玲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 (01) :67-73
[9]   TSP的来源与气象因素对TSP测试的影响 [J].
沈恒华 ;
黄世鸿 ;
李如祥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6, (04) :15-18+24
[10]   粉尘污染对黄帝陵侧柏一些生理指标及生长的影响 [J].
杨茂生,姜在民,梅秀英,蔡靖,王军,张树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4, (04) :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