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出路

被引:9
作者
刘剑雄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城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1204 ; 120405 ;
摘要
我国农村现行土地流转采用的是一种国家高度垄断和政府全面管制的计划经济模式,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参与权"被剥夺,土地流转收益与成本的期限错配。而导致当下农村土地流转困局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错误的土地管理理念及据这些理念所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城镇化建设必然绕不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机制设计的创新。必须制定统一的土地法律,整合国家土地政策管理机构的职能,改变土地政策二元分割格局。农地非农使用所产生的级差收益,应该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土地使用者、农村集体和农民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分享机制。应允许地权所有者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主导土地要素价格的制定;土地流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供求关系;在征地、拆迁、补偿和资产置换过程中,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鼓励农民直接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部分地区"以土地换社保"等创新试验,不能简单推广复制到其他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6/30/c_1111388165.htm.,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3,
[3]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M].华生; 著.东方出版社.2013,
[4]  
地权的逻辑.[M].贺雪峰;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5]   政府土地收益主要来源、规模下的央地利益博弈 [J].
汪利娜 .
改革, 2014, (04) :71-79
[6]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土地价格结构性偏离 [J].
薛白 .
财经科学, 2011, (03) :49-57
[7]   土地财政、寻租与经济增长 [J].
薛白 ;
赤旭 .
财政研究, 2010, (02) :27-30
[8]   风疏雨骤来时路——成都农地确权改革报道 [J].
吴红缨 .
国土资源, 2009, (02)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