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011年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经济重心及经济发展重心演变分析

被引:17
作者
徐国良 [1 ]
黄贤金 [1 ,2 ]
李丽 [1 ]
吴常艳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经济重心; 经济发展重心; 动态演变;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重心模型,计算出1991-2011年间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经济重心及经济发展重心坐标,揭示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经济特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看,以区域几何中心为参照,经济重心大体呈南北狭长型分布,全部落于区域东北部位置,经济发展重心大体呈团聚状分布,有11个落入东北部,10个落入西北部;②在整体移动轨迹方面,经济重心比经济发展重心表现出更为简洁的特征,2000年后经济重心稳定向西南方向移动,经济发展重心在短时间内会呈现急剧的变化,这说明经济重心存在来自于区域特定方向上的力的强烈作用,而经济发展重心来自于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力都较为均衡;③1999年以后,来自区域西部方向的力持续稳定地拉动经济重心的移动,区域南部的力对经济重心移动极为显著。同时,对经济发展重心而言,1999年后东西方向上的力对其移动作用不显著,在南北方向上有悄然北移的态势;④从区域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均衡性来看,经济重心在总体上趋于稳定态势,经济发展重心的不均衡性逐渐加强并稳定,且来自于南北方向上的力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82 / 6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评价 [J].
张荷霞 ;
刘永学 ;
李满春 ;
李飞雪 ;
洪武扬 ;
孙超 .
资源科学, 2013, 35 (11) :2142-2150
[2]   南海问题的大周边地缘环境 [J].
胡浩 ;
葛岳静 ;
胡志丁 .
世界地理研究, 2012, 21 (03) :36-44
[3]   国内南海问题研究综述 [J].
曾勇 .
现代国际关系, 2012, (08) :58-65
[4]  
国外南海问题研究述评[J] 曾勇; 现代国际关系 2012,
[5]   区域经济重心及COD、SO2、TSP排放重心演变路径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赵小风 ;
黄贤金 ;
张兴榆 ;
陆汝成 ;
李衡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3) :225-230
[6]   南海经济圈的提出与探讨 [J].
于文金 ;
邹欣庆 ;
朱大奎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8, (01) :6-10
[7]   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J].
陈志刚 ;
王青 ;
黄贤金 ;
彭补拙 .
地理科学, 2007, (04) :457-462
[8]   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轨迹分析 [J].
廉晓梅 .
人口学刊, 2007, (03) :23-28
[9]   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重心迁移 [J].
王欣 ;
吴殿廷 ;
肖敏 .
经济地理, 2006, (06) :978-981
[10]   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 [J].
冯宗宪 ;
黄建山 .
经济地理, 2006, (02) :249-25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