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新品种“苏薯192”在重庆的生产力及其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被引:4
作者
曾令江 [1 ]
张启堂 [1 ]
傅玉凡 [1 ]
杨春贤 [1 ]
赵昕 [1 ]
谢一芝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薯; “苏薯192”; 经济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2000 2002年的重庆市区域试验和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重庆试点中,与对照品种“南薯88”比较,“苏薯192”鲜薯产量增产13.86%34.51%.薯干产量分别增产7.54%和减产8.81%,生物鲜产量增产16.54%,淀粉产量增产7.45%,藤叶产量减产1.00%;在2002年的生产试验中也表现鲜薯产量增产、薯干产量减产.该品种萌芽性好,结薯较早,上薯率高,贮藏性较好,薯肉桔黄色,宜作薯脯类食品加工的原料品种和兼作饲料用品种种植.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甘薯早熟食用新品种“渝苏76”的育成及其主要经济性状表现.[A].杨春贤;张启堂;付玉凡;.重庆市遗传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纪念孟德尔规律再发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2000,
[2]   甘薯新品种“渝苏30”选育研究 [J].
付玉凡 ;
张启堂 ;
谈锋 ;
杨春贤 ;
张明生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83-87
[3]   甘薯新品种“渝苏297”选育研究 [J].
付玉凡 ;
张启堂 ;
杨春贤 ;
张黎玉 ;
邱瑞镰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6) :694-699
[4]   甘薯新品种“渝苏303”选育研究 [J].
张启堂 ;
付玉凡 ;
杨春贤 ;
张黎玉 ;
邱瑞镰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6) :678-684
[5]   甘薯新品种“渝薯20”的选育研究 [J].
张启堂,李坤培,谈锋,陈定福,付玉凡,陈京,毕成新,刘俊福,左臣媛,杨启东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5)
[6]   甘薯新品种“渝薯34”的生产力及其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J].
张启堂 ;
李坤培 ;
谈锋 ;
陈定福 ;
赵德秉 ;
毕传洛 ;
余定学 ;
毕成新 ;
蒋元勋 .
种子, 1992, (02) :17-21
[7]   甘薯“渝苏1号”的生产力及抗病性表现 [J].
张启堂 ;
李坤培 ;
陈定福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2) :218-223
[8]  
甘薯食品加工技术.[M].杜连起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  
甘薯育种学.[M].陆漱韵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0]  
作物良种繁育学.[M].四川省种子协会 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