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思考
被引:68
作者
:
孙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孙谦
机构
:
[1]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来源
:
法学研究
|
2007年
/ 02期
关键词
:
刑事被害人;
国家补偿;
必要性;
可行性;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2.11 [行政管理法令];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3 ;
030106 ;
摘要
:
恢复社会正义理论、权利的公力救济理论、利益权衡理论与效益价值理论等是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基础。在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刑事立法应当在遵循取得公理和公平待遇,以犯罪人赔偿为主、以国家补偿为辅,国家补偿的有条件性,国家补偿程序的公正性,补偿的力度与损害的程度相适应等原则的前提下,就接受补偿的主体范围、补偿的对象和限度、补偿的决定机关、补偿程序等问题做出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事实与规范之间 从被害人视角对刑事实体法体系的反思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劳东燕
.
中外法学,
2006,
(03)
:294
-309
[2]
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
[J].
孙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
孙谦
.
社会科学战线,
2006,
(03)
:216
-222
[3]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缺陷及重构
[J].
谌鸿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谌鸿伟
;
贾伟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市石乔口区人民法院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贾伟杰
.
法学评论,
2006,
(02)
:99
-106
[4]
人权保障:作为原则的意义
[J].
林来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法学院
林来梵
;
季彦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法学院
季彦敏
.
法商研究,
2005,
(04)
:64
-69
[5]
我国刑事损害补偿制度的价值追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士昙
.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5,
(01)
:96
-98
[6]
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价值及本土建构
[J].
王永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王永兵
;
李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李鹏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2)
:45
-47
[7]
试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之价值
[J].
邓晓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邓晓霞
.
法商研究,
2002,
(04)
:130
-134
[8]
论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国芹
.
江西社会科学,
2002,
(05)
:167
-169
[9]
构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框架的基本设想——关于制定我国《犯罪被害人补偿法》的提案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田思源
.
法学杂志,
2001,
(06)
:70
-71
[10]
政府工作报告[M]. 人民出版社 , 温家宝, 2005
←
1
2
3
→
共 28 条
[1]
事实与规范之间 从被害人视角对刑事实体法体系的反思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劳东燕
.
中外法学,
2006,
(03)
:294
-309
[2]
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
[J].
孙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
孙谦
.
社会科学战线,
2006,
(03)
:216
-222
[3]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缺陷及重构
[J].
谌鸿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谌鸿伟
;
贾伟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市石乔口区人民法院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贾伟杰
.
法学评论,
2006,
(02)
:99
-106
[4]
人权保障:作为原则的意义
[J].
林来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法学院
林来梵
;
季彦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法学院
季彦敏
.
法商研究,
2005,
(04)
:64
-69
[5]
我国刑事损害补偿制度的价值追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士昙
.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5,
(01)
:96
-98
[6]
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价值及本土建构
[J].
王永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王永兵
;
李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李鹏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2)
:45
-47
[7]
试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之价值
[J].
邓晓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邓晓霞
.
法商研究,
2002,
(04)
:130
-134
[8]
论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国芹
.
江西社会科学,
2002,
(05)
:167
-169
[9]
构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框架的基本设想——关于制定我国《犯罪被害人补偿法》的提案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田思源
.
法学杂志,
2001,
(06)
:70
-71
[10]
政府工作报告[M]. 人民出版社 , 温家宝, 2005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