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和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坡地的磷素迁移

被引:22
作者
高扬 [1 ]
朱波 [1 ]
王玉宽 [1 ]
张进忠 [2 ]
汪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保护研究所
[2] 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工降雨模拟; 表面流; 壤中流; 磷迁移;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6.05.009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人工降雨和自然降雨的方法对紫色土坡地磷素迁移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紫色土坡地产生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两种径流模式,壤中流其径流动态过程受降雨强度和表层作物覆盖度的影响;持续性变化的大雨强更容易引起土壤磷非点源输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在中到暴雨条件下,壤中流累积迁移流量低于地表径流,差幅决定于土壤表层界面(植被覆盖)特征,地表径流中的磷迁移量是壤中流迁移的3~4倍。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水体N、P含量及其环境特征 [J].
高美荣 ;
朱波 ;
陈克亮 ;
李庆召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S1) :487-490
[2]   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 [J].
朱波 ;
高美荣 ;
刘刚才 ;
罗贵生 ;
张先婉 .
山地学报, 2003, (01) :56-62
[3]   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为例 [J].
朱波 ;
彭奎 ;
高美荣 ;
刘刚才 ;
张先婉 ;
不详 .
山地学报 , 2001, (S1) :14-19
[4]   红壤坡地磷素流失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J].
陈欣 ;
姜曙千 ;
张克中 ;
边卓平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3) :38-41+63
[5]   黄土丘陵区地形对坡地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J].
王百群 ;
刘国彬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2) :19-23
[6]  
水环境要素观测与分析[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谢贤群,王立军主编, 1998
[7]  
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 农业出版社 , 劳家柽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