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明崛起的生境优化与中国城市文明的肇始

被引:5
作者
宋豫秦
虞琰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夏文明; 生境优化; 城市文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2 [地区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夏民族从颖河流域和汾河下游发展到伊洛平原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生境的不断优化而步入了文明时代,建立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二里头王都,从而开启了中国城市文明的先河。二里头城市文明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夏文明的跃进。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51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论嵩山文化圈 [J].
周昆叔 ;
张松林 ;
张震宇 ;
杨瑞霞 ;
蔡全法 ;
宋国定 ;
宋豫秦 ;
莫多闻 ;
王辉 ;
鲁鹏 ;
郝利民 ;
王超 .
中原文物, 2005, (01) :12-20+1
[2]  
古典文明的摇篮与墓地.[M].王会昌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