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待遇梯度对就业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王国洪 [1 ]
杨翠迎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 不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关联社会保障; 待遇标准; 待遇梯度; 就业;
D O I
10.16405/j.cnki.1004-129X.2018.01.008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文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份20082014年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及就业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待遇梯度对劳动者就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小的相邻地区存在竞争提高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标准的倾向;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提高导致部分低技能劳动者选择隐性就业,失业保险金对就业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失业保险制度本身不完善造成的;扩大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间的梯度有利于促进就业。因此,建议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按当地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30%和10%来确定,失业保险金标准按失业者失业前工资收入的50%70%确定,低技能劳动者的失业保险金控制在当地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21%左右。此外,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与最低工资间的比值应大于或等于1∶2∶3,以确保关联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间的梯度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失业保险金与再就业行为 [J].
吴永球 ;
冉光和 ;
曹跃群 .
经济学(季刊), 2008, (01) :231-254
[22]   失业救济金与中国城镇人口失业持续时间 [J].
杜凤莲 ;
刘文忻 .
经济科学, 2005, (04) :18-28
[23]   福利病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J].
郑功成 .
中国劳动, 2004, (10) :4-7
[24]   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相关分析 [J].
洪大用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 (03) :59-64
[25]   最后的安全网——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 [J].
唐钧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1) :1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