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盆地沉积和古构造分析鲁西中新生代地壳伸展史

被引:12
作者
燕守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地壳伸展; 坊子组; 蒙阴组; 盆地沉积; 中新生代; 古构造; 地质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2 [新第三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鲁西处于差异性升降活动的古构造基础之上,其地壳伸展史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晚第三纪一第四纪,共五个发育阶段。各个阶段的古地理环境,反映了伸展构造的几何样式:如晚侏罗世的断陷湖盆地,构成左行斜列的平面组合格局;白圣纪是以沂沭裂谷主干的“入”字形断陷格局,并发生自北西向南东方向的迁移活动;早第三纪是以东西向、北西向、南北向断陷共存的组合形式,并发生由南东向北西的迁移活动;晚第三纪以来,转入伸展后的调整阶段,鲁西南断陷区,发育较厚的披盖沉积物,而鲁中块隆则仍为有幔源岩浆活动的热穹隆。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鲁西裂谷系的地质特征及演化 [J].
张宝政 ;
李双林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0, (03) :287-295
[2]   论济南辉长岩体的产状 [J].
汤立成 ;
刘洪杰 .
地质论评, 1990, (05) :423-430
[3]   山东郓泗、汶口、泰莱凹陷下第三系孢粉组合 [J].
佟承旭 .
地层学杂志 , 1989, (03) :219-223
[4]   山东的南四湖不是断层湖 [J].
钟仕兴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89, (03) :16-20+71
[5]   鲁西南中生代地层时代与划分问题探讨 [J].
刘汉男 .
地层学杂志, 1988, (01) :33-38
[6]   试论同生断层对山东大汶口红层碎屑岩盆地盐类沉积的控制作用 [J].
刘鸣皋 .
山东地质, 1986, (02) :1-14
[7]   山东蒙阴盆地的青山组 [J].
沙业学 .
山东地质, 1985, (01) :26-42
[8]   山东蒙阴盆地中生界各组的时代 [J].
王先起 .
地质论评, 1985, (06) :495-501
[9]   郯庐断裂中段古裂谷的基本特征 [J].
许志琴 ;
张巧大 ;
赵民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2, (00) :17-44
[10]   山东中生代陆相地层问题 [J].
陈丕基 ;
曹美珍 ;
潘华璋 ;
叶春辉 ;
黎文本 ;
沈炎彬 ;
陈金华 .
地层学杂志, 1980, (04) :3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