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的初步认识

被引:6
作者
乔玉雷 [1 ]
王延光 [2 ]
李九生 [2 ]
何惺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反射波成像; 波阻抗界面; 分辨率; 分辨能力; 微幅构造; 岩性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井间地震在解决油藏开发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精度优势,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应用井间地震资料,从不同角度对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井间不同成像方法基本原理的分析,井间成像资料与合成地震记录的对比分析,地层与反射波组对应关系的分析,地层内部变化与地震反射结构的分析,以及井间成像资料与地面地震资料构造趋势的对比分析,得出井间成像资料可以更好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形态,同相轴反映的是地层波阻抗界面的认识。对垦71井区井间地震反射波深度域资料进行了波数计算,对其时间域资料进行了频谱分析,并进行了井间地震资料、地面地震资料、测井曲线等的标定对比,认为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能够分辨3~5 m厚的薄层。对胜利广利油田的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进行了构造解释,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资料具有反映细微构造的能力。井间地震正演模型分析表明,选择大角度道集进行有限角度叠加处理的成像资料可以用于岩性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76+16 +16-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方法研究 [J].
杨国权 ;
王永刚 ;
朱兆林 ;
刘磊 ;
曹丹平 ;
不详 .
石油物探 , 2005, (03) :217-219+4
[2]   广角反射子波的估算及应用 [J].
李云 ;
颜虹 .
石油物探, 2005, (01) :65-67+13
[3]   井间地震反射波场分离及应用研究 [J].
曹辉 ;
唐金良 ;
郭全仕 ;
吴永栓 ;
王世星 .
石油物探, 2004, (06) :518-522+11
[4]   井间地震勘探的误区及出路 [J].
李庆忠 ;
王建花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01) :1-11+126
[5]   井间直达波层析成像的井斜校正研究与应用 [J].
孔庆丰 ;
左建军 ;
陈世军 ;
何惺华 ;
张建中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01) :12-16+126
[6]   井间地震技术在樊124井区的应用 [J].
陈世军 ;
周建宇 ;
王延光 ;
孔庆丰 ;
何惺华 .
石油物探, 2003, (03) :369-373
[7]   海相及湖相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层序地层学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J].
刘殊 ;
甘其刚 .
石油物探, 2003, (02) :169-178
[8]   井间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潜力 [J].
宋建国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04) :377-381+432
[9]   罗家地区井间地震方法与效果 [J].
周建宇 ;
何惺华 ;
李安夏 ;
梁周军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1, (06) :39-38+37
[10]   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方法研究 [J].
张雪建 ;
梁锋 ;
王桂玲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0, (03) :377-38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