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北槽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

被引:33
作者
时钟
朱文蔚
周洪强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系!上海
关键词
细颗粒悬沙; 沉降速度; 长江口;
D O I
10.16183/j.cnki.jsjtu.2000.01.006
中图分类号
U658.93 [河口港];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505 ; 082401 ;
摘要
提供了一种计算长江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的方法.利用流速仪和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获得了长江口北槽口外大潮水流、悬沙浓度垂线分布资料.采用落憩时刻(1100h)的悬沙浓度7条垂线分布资料,通过Rouse公式拟合,计算了与悬沙浓度垂线分布曲线相对应的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计算结果相对集中于3.0~4.0mm/s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长江口细颗粒悬沙浓度垂向分布 [J].
时钟 ;
凌鸿烈 .
泥沙研究, 1999, (02) :61-66
[2]   河口近底细颗粒悬沙运动的声散射观测 [J].
时钟 ;
张叔英 ;
HAMILTONLJ .
声学学报, 1998, (03) :221-228
[3]   长江口絮凝聚沉特征与颗粒表面理化因素作用——Ⅱ颗粒表面性质对聚沉的作用 [J].
林以安 ;
唐仁友 ;
李炎 .
泥沙研究, 1997, (04) :78-86
[4]   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口外悬沙浓度垂向分布 [J].
时钟 ;
周洪强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1997, (11) :32-37+46
[5]   长江口挖槽自然回淤的计算 [J].
黄永健 .
泥沙研究, 1997, (02) :70-74
[6]   长江口絮凝机理的试验研究 [J].
关许为,陈英祖,杜心慧 .
水利学报, 1996, (06) :70-74+80
[7]   长江口悬沙锋及其对物质输移的影响 [J].
曹沛奎,严肃庄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85-94
[8]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输移特征 [J].
贺松林 ;
孙介民 .
海洋与湖沼, 1996, (01) :60-66
[9]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水沙输运机制分析 [J].
沈健 ;
沈焕庭 ;
潘定安 ;
肖成猷 .
地理学报, 1995, (05) :411-420
[10]   长江口南支非均匀沙垂向分层的数学模型 [J].
徐健益,陶学为,方良田,楼越平,韩曾萃 .
泥沙研究, 1995, (02) :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