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单纯第一跖骨及联合第二和(或)第三跖骨基底截骨治疗外翻
被引:15
作者:
王旭
[1
]
马昕
[1
]
桂鉴超
[2
]
顾湘杰
[1
]
机构:
[1] 上海华山医院骨科
[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
来源:
关键词:
外翻;
跖骨;
截骨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单纯第一跖骨及联合第二和(或)第三跖骨基底截骨治疗!外翻的疗效。方法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单纯第一跖骨及联合第二和(或)第三跖骨基底截骨治疗!外翻,其中35例56足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行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26例43足,行第一跖骨及联合第二和(或)第三跖骨基底截骨术9例13足,患者第二和(或)第三跖骨头下存在疼痛性胼胝体。患足均于手术前、后摄负重正侧位X线片。结果行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患者术前!外翻角为30.1°±4.9°,第一跖楔关节角为12.2°±5.0°;术后!外翻角为14.7°±2.7°,第一跖楔关节角为6.9°±1.5°。术前AOFAS评分为(47.6±5.8)分,术后为(84.3±5.7)分。行第一跖骨联合第二和(或)第三跖骨基底截骨术患者术前!外翻角为35.0°±5.8°,第一跖楔关节角为16.7°±1.8°;术后!外翻角为16.7°±2.4°,第一跖楔关节角为7.8°±1.4°。术前AOFAS评分为(44.7±5.7)分,术后为(85.7±4.5)分。在手术前、后X线片上测量相关解剖角度,并进行比较。!外翻角、第一跖楔关节角、第一、二跖骨间角、第一、五跖骨间角、近端关节固定角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端关节固定角手术前、后未见明显变化。AOFAS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第一跖楔关节角增大的!外翻患者,应用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矫正第一跖骨内收畸形可以获得优良的术后效果;而对于伴有前足疼痛性跖侧胼胝体者,建议联合行第二和(或)第三跖骨基底截骨术,以恢复正常的跖骨头平面足横弓。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