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细菌与硅灰石相互作用效果研究

被引:5
作者
代群威 [1 ]
董发勤 [1 ]
邓建军 [2 ]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硅灰石; 自溶; 增溶作用;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6.03.006
中图分类号
P579 [实验矿物学、应用矿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为了探讨硅酸盐细菌与硅灰石矿物的相互作用效果,将硅酸盐细菌在硅灰石粉体作用下培养48 h,对培养液中pH值、葡萄糖(GLU)、电解质以及M n,S i,F e等的变化进行测试。同时做SEM分析,对硅灰石粉体与细菌的作用过程中细菌形态和界面作用情况进行研究。通过FT IR分析硅灰石与硅酸盐细菌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硅灰石作用下硅酸盐细菌GLU消耗量是无粉尘细菌对照的2.5倍,说明硅灰石对硅酸盐细菌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但SEM分析发现菌体破裂和扭曲现象严重;而硅酸盐细菌对硅灰石中S i的增溶达到10倍以上,同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898 cm-1,925cm-1,962 cm-1三处谱峰明显下降,也反映了S i的大量溶出。因此可以得出:硅灰石对硅酸盐细菌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硅酸盐细菌对硅灰石中S i等元素有明显增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硅酸盐细菌解钾活性的研究 [J].
钮旭光 ;
华秀英 ;
何随成 .
土壤通报, 2005, (06) :136-139
[2]   超细水镁石粉体对大肠杆菌生长过程的影响 [J].
代群威 ;
董发勤 ;
邓建军 .
矿物岩石, 2005, (03) :137-140
[3]   硅酸盐细菌生长及对硅酸盐矿物中硅铝的浸溶 [J].
孙德四 ;
张强 .
金属矿山, 2005, (09) :38-40+58
[4]   微生物矿化成因的铁硫酸盐矿物表面特征初探 [J].
陆现彩 ;
陆建军 ;
朱长见 ;
刘显东 ;
王汝成 ;
李奇 ;
徐兆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2) :194-198
[5]   微生物影响硅酸盐矿物风化作用的模拟试验 [J].
连宾 ;
陈骏 ;
傅平秋 ;
刘丛强 ;
陈烨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2) :181-186
[6]   不同土壤中硅酸盐细菌生理生化特征及其解钾活性的研究 [J].
何琳燕 ;
盛下放 ;
陆光祥 ;
黄为一 .
土壤, 2004, (04) :434-437
[7]   硅酸盐细菌的选育及铝土矿细菌脱硅效果 [J].
钮因健 ;
邱冠周 ;
周吉奎 ;
覃文庆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 (02) :280-285
[8]   硅酸盐细菌GY03菌株的絮凝特性 [J].
连宾 ;
陈烨 ;
袁生 ;
刘丛强 .
矿物学报, 2003, (04) :303-307
[9]   硅酸盐细菌在矿物工程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J].
周吉奎 ;
胡岳华 ;
邱冠周 .
金属矿山, 2002, (01) :26-28
[10]   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之环境意义的研究 [J].
谢先德 ;
张刚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1, (04) :38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