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效应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47
作者
高庆先 [1 ]
高文欧 [2 ]
马占云 [1 ]
唐甲洁 [3 ]
付加锋 [1 ]
李迎新 [1 ]
任佳雪 [4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北京中创碳投教育公司
[3] 兰州中心气象台
[4]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温室气体; 协同效应; 评估方法; 评估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基于二维四象限图构建了一个量化大气污染控制和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效应的评估指标,建立了量化评估协同效应方法;针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评估中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进行了协同效应量化实施效果评估。结果显示:所有实施的减排污染物的措施均有正的CO2减排协同效应,应该积极鼓励和推荐。实现CO2和SO2减排最大协同效应的措施是减少煤炭消费总量;此外,电力替代煤炭和油品、天然气替代燃煤等也可以实现较大的SO2减排,但其CO2的减排效果相对较小;淘汰小型燃煤锅炉可以实现较高的NO2和CO2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等也有较高的协同效应;SO2和CO2协同效应评估指数最高的是能源消耗下降措施,其次是燃料替代措施;NO2和CO2协同效应评估指数最高的是淘汰燃煤锅炉措施,其次是天然气替代燃煤措施;烟尘和CO2协同效应评估指数最大的是燃煤替代措施,其次是能源消耗下降措施。2013—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部分措施的实施,实现了SO2减排2264.78万t,NO2减排656.1万t,烟尘减排469.18万t,同时实现了CO2减排14.62亿t,具有显著的正向协同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平板玻璃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J].
钟悦之 ;
宋晓晖 ;
王彦超 ;
吕红迪 ;
蒋春来 ;
雷宇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8, (12) :4451-4459
[2]   气候变化政策的协同收益研究述评 [J].
傅京燕 ;
刘佳鑫 .
环境经济研究, 2018, 3 (02) :134-148
[3]   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防控 [J].
薛冰 .
改革, 2017, (08) :78-80
[4]   主要部门污染物控制政策的温室气体协同效果分析与评价 [J].
顾阿伦 ;
滕飞 ;
冯相昭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2) :10-17
[5]   水泥行业常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协同减排研究 [J].
周颖 ;
张宏伟 ;
蔡博峰 ;
何捷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36 (12) :164-168+180
[6]   二氧化碳和常规污染物协同减排研究 [J].
周颖 ;
刘兰翠 ;
曹东 .
热力发电, 2013, 42 (09) :63-65
[7]   实施低碳水泥标准的影响及协同减排效果分析 [J].
庞军 ;
石媛昌 ;
冯相昭 ;
刘嘉 ;
孙文龙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 9 (04) :275-283
[8]   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研究综述 [J].
薛冰 ;
任婉侠 ;
马志孝 ;
耿涌 ;
于晓曼 .
阅江学刊, 2013, 5 (02) :30-35
[9]   城市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控制协同效应研究 [J].
萧谦 ;
刘宁 .
江苏科技信息, 2012, (09) :59-61
[10]   中国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与关联性 [J].
薛婕 ;
罗宏 ;
吕连宏 ;
赵娟 ;
王晓 .
资源科学, 2012, 34 (08) :1452-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