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Ms 8.0级地震的地表变形与同震位移

被引:13
作者
吴珍汉 [1 ]
张作辰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中国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变形; 同震位移;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四川汶川Ms 8.0级强烈地震与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地块东向挤出导致的龙门山活动断裂右旋斜冲运动存在动力学成因联系。沿龙门山中央北川-映秀断裂发育长度超过250km的地震变形带,由地震陡坎、地震鼓包、地震破裂、地震断层组成,形成了较大的同震位移。在震中区映秀地区观测到的最大同震位移为7.6m,由右旋走滑位移6.1m和垂直位移4.6m2个分量组成;虹口地区的右旋走滑位移为2.7m,垂直位移为4.6m,右旋斜冲总位移为5.3m;北川地区的右旋走滑位移为5.7m,垂直位移为3.4m,右旋斜冲总位移为6.6m;平通地区的右旋走滑位移为3.2m,垂直位移为3.0m,右旋斜冲总位移为4.4m。龙门山前缘的汉旺-漩口断裂及龙门山后缘的茂县-汶川断裂、青川断裂也发生了显著的同震断裂活动,但同震位移小于等于1.0m。根据同震位移实测数据和构造会聚速率的GPS观测资料,估算龙门山地区8.0级地震的复发周期为1150~2950年。
引用
收藏
页码:2067 / 20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中国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图集.[M].宋瑞祥主编;中国地震局[编];.地震出版社.2003,
[12]  
活动断裂研究.[M].《活动断裂研究》编委会编;邓起东主编;.地震出版社.1993,
[13]  
西藏中部活动断层.[M].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编;.地震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