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中国省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及时空格局特征
被引:43
作者:
赵兴国
[1
]
潘玉君
[2
]
丁生
[3
]
刘树芬
[1
]
段如婷
[1
]
魏群
[1
]
苏骅
[1
]
机构:
[1] 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2]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3] 红河学院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生态;
可持续性评价;
时空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揭示中国省域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及其时空格局特征。该研究运用基于"国家公顷"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构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系数,对中国31个省区1998-2008年土地利用可持续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借助ArcGIS 10.0软件平台,绘制出研究期内中国土地利用可持续程度的空间格局地图,并以此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特征看,各地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总体偏低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赤字现象,近71%的省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呈上升态势但增速不平衡,部分省区变动幅度较大;从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看,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局部省区虽有变化,但总体格局变幅较小,土地利用处于Ⅱb、Ⅲc、Ⅲb的省区分别下降了4、6和13个百分点,而处于Ⅲa的省区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上升的省区中大都为中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空间格局不断优化且呈良性演变趋势;人均生态足迹的本底基数较大,且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相差较小是导致土地利用产生赤字的主要因素,人口较快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贸易和区域互补可为减少或消除土地利用产生的赤字提供重要的解决路径。该研究可为中国省域尺度土地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战略、政策与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4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