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及其动态预测——基于“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新方法

被引:39
作者
赵兴国 [1 ]
潘玉君 [1 ]
王爽 [1 ,2 ]
姚辉 [1 ]
崔文芳 [1 ]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生态足迹; 国家公顷; 可持续利用系数; 灰色系统预测; 云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借助传统的生态足迹方法,以"国家公顷"为计量单位,运用"中国平均生态生产力"对单产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调整,引用"中国平均均衡因子",提出"中国标准"的生态足迹新方法,构建了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预测GM(1,1)模型分别建立了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的预测模型,残差检验与误差检验结果满足模型精度要求,以此对云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1998年-2009年,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均呈波动上升态势,耕地资源利用总体上呈现弱不可持续状态;②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自然灾害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不出现明显"突变"的前提下,2010年-2015年,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将呈稳步增长趋势,区域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程度将进一步增强,但这种增强只是从弱不可持续状态向弱可持续状态逐渐逼近,并没有达到中等可持续状态或强可持续状态。保住耕地面积"红线"和对山区耕地资源进行整理、技术改造是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实现云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42 / 5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