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质量与土壤质量指标及其评价

被引:412
作者
刘占锋
傅伯杰
刘国华
朱永官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质量; 土壤质量指标; 土壤质量评价; 土地利用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5 [土壤评价];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土壤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可以为人类生产食物和纤维,并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土壤也是植物生长的媒介、水、热和化合物的源、水分的过滤器和废物分解的生物介质。土壤与水、气和植物互作并抑制环境的波动。土壤可以调节很多控制水气质量和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过程。土壤质量概念的引入使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土壤,也有助于合理地使用和分配劳力、能源、财政和其它投入。土壤质量也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概念使得专业人员、生产者和公众明白土壤的重要性。此外,它也是一个评价管理措施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影响的评价工具。土壤质量由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组成,MDS已被科学家们提出用于土壤质量评价。国际上比较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多变量指标克立格法、土壤质量动力学方法、土壤质量综合评分法和土壤相对质量法。人类对土地不和谐地利用和管理可以导致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发生改变和加快土壤性质变化的速度,当前世界各地土壤退化相当严重,已日益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在探讨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理化质量和生物质量的影响进展,以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的重视,从而为探讨土地利用对土壤质量影响的机理和规律以及退化土地的恢复和区域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土地的持续利提供理论依据。土壤质量未来的研究应该集中在土壤质量指标与评价方法;土壤质量变化的发生条件、过程、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与时空规律性;尺度问题的研究;土壤质量保持与提高的途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01 / 9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陕北农牧交错带不同人工植被下的土壤质量研究 [J].
赫晓慧 ;
常庆瑞 ;
李锐 ;
温仲明 ;
杨勤科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1) :10-12
[2]   果农复合经营模式系统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章铁 ;
扬斌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1) :65-66
[3]   黄土高原不同林地植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刘举 ;
常庆瑞 ;
张俊华 ;
陈涛 ;
贾科利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S1) :111-115
[4]   怀来盆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分析 [J].
李新宇 ;
唐海萍 ;
赵云龙 ;
张新时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6) :103-107
[5]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巩杰 ;
陈利顶 ;
傅伯杰 ;
李延梅 ;
黄志霖 ;
黄奕龙 ;
彭鸿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2292-2296
[6]   黑土农田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J].
马强 ;
宇万太 ;
赵少华 ;
张璐 ;
沈善敏 ;
王永宝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10) :1916-1920
[7]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质量的影响 [J].
郑华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苗鸿 ;
赵同谦 ;
彭廷柏 .
生态学报, 2004, (09) :1994-2002
[8]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质量退化分析 [J].
袁菊 ;
刘元生 ;
何腾兵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 (03) :230-233
[9]   马尔柯夫法在土壤质量动态评价中的应用 [J].
刘德春 ;
何鑫 ;
王昌全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2) :51-52
[10]   江苏省金坛市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张庆利 ;
史学正 ;
潘贤章 ;
于东升 ;
刘付程 .
土壤学报, 2004, (02) :31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