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入境客流集聚市场供给特征研究

被引:8
作者
吴良平 [1 ,2 ]
张健 [3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
[3] 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入境客流; “一带一路”核心区; 集聚市场; 供给模型; 供给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203 ;
摘要
文章构建了入境客流集聚市场供给模型,以"一带一路"核心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中国境内31个省区(不包含港澳台),从集聚市场的供给强度、供给状态和供给系统稳定性3个维度,深入探究区域入境客流的集聚市场供给特征。研究发现:(1)北上广和陕西等省区吸引了大部分集聚市场入境客流的较多份额,由此带来了各省区集聚市场的不均衡发展,却面临着其他省区入境旅游发展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2)作为新疆的集聚市场,较多西部省区开发程度较高,东部省区和中部省区开发程度却很低,其中,东部相比中部的表现更为突出,同时供给强度大的集聚市场完全分布于东部和西部,供给强度弱的集聚市场在东中西部均有分布。(3)除了江西外,其他省区均为福建的潜力态集聚市场,其中,西部省区几乎全部为最具潜力的集聚市场,同时供给强度大的集聚市场完全分布于东部省区,供给强度弱的集聚市场主要分布于西部省区。文章针对集聚市场供给主要特征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给出了集聚市场供给强度和供给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入境游客在中国区域的动态分布及其预测研究——基于带虚拟变量的ARIMA模型 [J].
吴良平 ;
张健 .
旅游学刊, 2015, 30 (11) :74-86
[2]   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动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区1993—2011年面板数据 [J].
刘军胜 ;
马耀峰 ;
吴冰 .
经济管理, 2015, 37 (03) :33-43
[3]   北京入境旅游流地理分布与网络特征研究 [J].
王奕祺 ;
吴晋峰 ;
韩立宁 ;
任瑞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4, (06) :202-208
[4]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1991—2010 [J].
王凯 ;
易静 ;
李皓 .
人文地理, 2014, (01) :134-140
[5]   西部各省区入境游客集聚扩散能力演变对比分析 [J].
刘军胜 ;
马耀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3, (09) :187-192
[6]   1997~2010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时空动态分析 [J].
刘军胜 ;
马耀峰 ;
李振亭 .
地理科学, 2013, 33 (04) :450-456
[7]   广东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距离衰减规律研究 [J].
刘宏盈 .
经济地理, 2012, 32 (11) :162-165+170
[8]   北京入境旅游流分级扩散模式及动力机制分析 [J].
张佑印 ;
顾静 ;
马耀峰 ;
黄河清 .
人文地理, 2012, 27 (05) :120-127
[9]   中国区域旅游规模的空间结构与变化 [J].
陈刚强 ;
李映辉 .
旅游学刊, 2011, 26 (11) :84-89
[10]   1994~2008年西部入境旅游典型省份客流集散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四川、云南为例 [J].
李创新 ;
马耀峰 ;
贺雅坤 ;
褚玉良 ;
张颖 .
旅游学刊, 2011, 26 (07)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