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入境客流集聚市场供给特征研究

被引:8
作者
吴良平 [1 ,2 ]
张健 [3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
[3] 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入境客流; “一带一路”核心区; 集聚市场; 供给模型; 供给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203 ;
摘要
文章构建了入境客流集聚市场供给模型,以"一带一路"核心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中国境内31个省区(不包含港澳台),从集聚市场的供给强度、供给状态和供给系统稳定性3个维度,深入探究区域入境客流的集聚市场供给特征。研究发现:(1)北上广和陕西等省区吸引了大部分集聚市场入境客流的较多份额,由此带来了各省区集聚市场的不均衡发展,却面临着其他省区入境旅游发展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2)作为新疆的集聚市场,较多西部省区开发程度较高,东部省区和中部省区开发程度却很低,其中,东部相比中部的表现更为突出,同时供给强度大的集聚市场完全分布于东部和西部,供给强度弱的集聚市场在东中西部均有分布。(3)除了江西外,其他省区均为福建的潜力态集聚市场,其中,西部省区几乎全部为最具潜力的集聚市场,同时供给强度大的集聚市场完全分布于东部省区,供给强度弱的集聚市场主要分布于西部省区。文章针对集聚市场供给主要特征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给出了集聚市场供给强度和供给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广东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时空动态演变研究 [J].
刘宏盈 ;
马耀峰 .
人文地理, 2009, 24 (04) :124-128
[22]   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以上海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为例 [J].
刘宏盈 ;
马耀峰 .
资源科学, 2008, (08) :1162-1168
[23]   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J].
陈秀琼 ;
黄福才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71-1280
[24]   中国入境后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研究 [J].
马耀峰 ;
李永军 .
人文地理, 2001, (06) :44-46+35
[25]   旅游流体系研究 [J].
唐顺铁 ;
郭来喜 .
旅游学刊, 1998, (03)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