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高山峡谷区耕地适宜性评价——以怒江州泸水县为例

被引:8
作者
王雪
李益敏
赵筱青
机构
[1]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山峡谷区; 灰色关联度; 耕地适宜性评价; 泸水县;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4.03.017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高山峡谷区由于山高坡陡、生态环境脆弱等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人地矛盾突出,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少,对该区域耕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滇西北高山峡谷区怒江州泸水县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海拔、土壤侵蚀、土壤有机质为评价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GIS叠置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以30 m×30 m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对泸水县的耕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泸水县60%以上面积的土地不适宜耕地分布,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和临界适宜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62%、15.16%、18.26%。有10.67%的现有耕地分布在不适宜区域内,89.33%的现有耕地分布在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和临界适宜区域内。
引用
收藏
页码:1222 / 12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1]   怒江迪庆州陡坡耕地的改良和持续利用研究 [J].
刘彦和,何大明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6, (02) :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