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1
作者:
马晓红
王彩霞
王黎
赵丽
王秀英
机构:
[1] 青岛市立医院儿科
来源: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D O I:
10.13404/j.cnki.cjbhh.2009.04.063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后的并发症,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并将65例RDS患儿分为PS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两组机械通气的天数、存活率、及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内出血、肺出血、肺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情况。结果RDS首发症状以呼吸系统为主,发病时间以4-8小时多见。治疗组机械通气的天数缩短[(6.1±4.3)d VS(8.7±5.4)d],存活率由62.96%上升至86.8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肺气漏发生率由33.33%下降至10.5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由55.56%下降至28.9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颅内出血、肺出血及BPD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RDS的发生率(P<0.05)。结论PS替代治疗RDS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天数,提高存活率,降低肺气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RDS的发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4+125
+125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