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1
作者
马晓红
王彩霞
王黎
赵丽
王秀英
机构
[1] 青岛市立医院儿科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D O I
10.13404/j.cnki.cjbhh.2009.04.063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后的并发症,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并将65例RDS患儿分为PS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两组机械通气的天数、存活率、及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内出血、肺出血、肺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情况。结果RDS首发症状以呼吸系统为主,发病时间以4-8小时多见。治疗组机械通气的天数缩短[(6.1±4.3)d VS(8.7±5.4)d],存活率由62.96%上升至86.8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肺气漏发生率由33.33%下降至10.5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由55.56%下降至28.9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颅内出血、肺出血及BPD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RDS的发生率(P<0.05)。结论PS替代治疗RDS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天数,提高存活率,降低肺气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RDS的发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4+125 +1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计算机X线摄影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J].
都继成 ;
周海滨 ;
李甫春 ;
洪瑞镇 ;
包曼华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02) :111-112+125
[2]   早产儿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疗效研究 [J].
邓红珠 ;
黄师菊 ;
陈伟兰 ;
张雪华 ;
邹小兵 ;
王清文 .
实用医学杂志, 2005, (03) :249-251
[3]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 [J].
翁景文 ;
刘红 ;
李克华 ;
刘靖媛 ;
李云娟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 (10) :834-835
[4]   新生儿机械通气后远期肺功能随访 [J].
陆敏 ;
车大钿 ;
王爱莲 ;
陆权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 (04) :264-266
[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并发症的对照研究 [J].
罗先琼 ;
周晓光 ;
潘力 ;
陈运彬 ;
王晓东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3, (01) :31-34
[6]   肺表面活性制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中心临床观察 [J].
李杰 ;
樊寻梅 ;
宋国维 ;
李克华 ;
郭在晨 ;
叶鸿瑁 ;
崔玉涛 ;
甘小庄 ;
王颍 ;
朴梅花 .
中华儿科杂志, 2000, (06)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