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技术产业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支燕
吴河北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融结合; 随机前沿分析(SF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上市公司产融结合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效率水平偏低,且分布呈"左低右高"的状态。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结构、企业自身经营业绩、产融结合程度及产融结合持续时间是影响产融结合效率的主要因素;企业属性则对产融结合效率影响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 [J].
王家庭 ;
赵晶晶 .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8, (05) :101-107
[2]   区位、企业规模、股权结构和成本效率:基于我国19家高速公路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J].
庞瑞芝 ;
刘秉镰 ;
王婷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0) :51-56+61
[3]   基于SFA测度的企业效率对企业绩效与企业价值的影响效果研究——来自于中国数个行业上市公司的证据2002~2006 [J].
何枫 ;
陈荣 .
金融研究, 2008, (09) :152-163
[4]   基于非参数随机前沿面模型的高技术产业效率研究 [J].
何维达 ;
张远德 .
经济经纬, 2008, (04) :71-74
[5]   基于SFA的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及其影响的因素分析 [J].
王晓东 ;
赵勍升 .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11) :145-148+157
[6]   我国产融结合有效性的企业绩效分析 [J].
张庆亮 ;
孙景同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7) :96-102
[7]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J].
范爱军 ;
刘云英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10) :58-62
[8]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问题研究 [J].
余鹏翼 ;
李善民 ;
张晓斌 ;
不详 .
管理科学 , 2005, (01) :79-83
[9]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数据检验 [J].
史丹 ;
李晓斌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2) :32-39
[10]   我国产融结合的绩效检验——来自证券市场的证据 [J].
李革森 .
开放导报, 2004, (02)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