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坝-泻湖海岸动力地貌学研究进展附视频

被引:11
作者
何为
李春初
雷亚平
机构
[1]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2]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沙坝-泻湖海岸; 潮汐通道; 动力地貌; 泥沙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 [海洋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国内外对沙坝 泻湖海岸的研究主要采取动力地貌学的方法 ,本文评述了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波浪、潮汐、径流等特殊的动力场决定了泥沙输运的方式和路径 ,从而形成了与其相应的沙坝、泻湖、潮汐通道三大地貌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65 / 5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香港地区港湾沙坝的沉积物来源——以香港大屿山岛贝澳湾为例 [J].
王为 .
地理科学, 2000, (01) :45-50
[2]   认识珠江,保护珠江──试论广州至虎门潮汐水道的特性和保护问题 [J].
李春初 ;
雷亚平 .
热带地理, 1998, (01) :24-28+65
[3]   潮汐汊道A-P关系中参数C和n的控制因素 [J].
高抒 ;
张红霞 .
海洋科学, 1997, (04) :23-27
[4]   黄渤海沿岸潮汐汊道的P-A关系 [J].
张忍顺 .
海洋工程, 1995, (02) :54+5+56-61
[5]   粤西水东湾潮汐通道—落潮三角洲的动力地貌过程 [J].
李春初 ;
应秩甫 ;
杨干然 ;
罗章仁 .
海洋工程, 1990, (02) :78-88
[6]   水东潮汐通道和沿岸泥沙输移 [J].
应秩甫 .
热带海洋, 1988, (04) :55-61
[7]   华南海岸潮汐汊道P-A关系的分析 [J].
张乔民 .
热带海洋, 1987, (02) :10-18
[8]   滨面转移与我国沉积性海岸地貌的几个问题 [J].
李春初 .
海洋通报, 1987, (01) :69-73+57
[9]   粤西水东沙坝潟湖海岸体系的形成演化 [J].
李春初 ;
罗宪林 ;
张镇元 ;
陈耀泰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6, (20) :1579-1582
[10]   山东荣成桃园砂坝-泻湖地区的垂直层序和沉积环境 [J].
李从先 ;
陈刚 .
海洋通报, 1984, (04)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