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价土地利用环境脆弱性效应

被引:28
作者
王瑞燕 [1 ,2 ]
赵庚星 [1 ]
于振文 [2 ]
张玉婷 [3 ]
张海洋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3] 垦利县国土资源局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生态; 环境脆弱性; 生态位适宜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 [一般性问题];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地利用对环境脆弱性具有重要影响,土地利用与生境条件匹配越好,土地利用的环境脆弱性效应值会越低。该文通过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将土地利用对环境脆弱性的影响定量化。选择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黄河三角洲垦利县的农用地,通过野外调查选择样地,构建各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各土地利用生态单元的生态环境现实条件与现状土地利用方式所要求的最佳生态环境进行比较计算生态位适宜度,获得土地利用环境脆弱性效应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垦利县土地利用的环境脆弱性效应整体良好,棉田是决定整个垦利县环境脆弱性发展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与土地利用环境脆弱性效应之间呈现为正相关趋势;灌溉条件和土壤盐分是决定土地利用环境脆弱效应值高低的主导环境因子。该研究结果对指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防止土地退化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具有一定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
    彭晚霞
    宋同清
    曾馥平
    王克林
    杜虎
    鹿士杨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 305 - 310
  • [2] 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农牧交错带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徐敏云
    李培广
    谢帆
    黄顶
    王芳
    晏宗明
    王堃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7) : 320 - 325
  • [3] 干旱荒漠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戚鹏程
    赵传燕
    冯兆东
    王小平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 310 - 316+386
  • [4] 桂西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
    张笑楠
    王克林
    张伟
    陈洪松
    何寻阳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 749 - 757
  • [5]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俞艳
    何建华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 124 - 128
  • [6] 红壤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规律研究
    王晓燕
    陈洪松
    王克林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2) : 41 - 45
  • [7] GIS支持下的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王瑞燕
    赵庚星
    李涛
    岳玉德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 307 - 310
  • [8]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脆弱带遥感模型
    布和敖斯尔
    马建文
    韩秀珍
    马超飞
    [J]. 遥感学报, 2002, (03) : 212 - 222
  • [9] 我国脆弱生态环境的评估与保护
    史德明
    梁音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1) : 6 - 10
  • [10]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史培军
    袁艺
    陈晋
    [J]. 生态学报, 2001, (07) : 1041 - 104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