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格局演变及驱动力

被引:67
作者
孔令桥 [1 ,2 ]
张路 [1 ]
郑华 [1 ]
徐卫华 [1 ]
肖燚 [1 ]
欧阳志云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生态系统; 空间格局; 驱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复杂,多种社会经济、政策和自然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使得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分析了2000年至2015年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和演变特征,及主要驱动力对生态系统变化的贡献。15年间,共有约6.4万km2的生态系统类型发生变化,城镇增长67.5%,农田缩减7.5%,森林增加2.1%,剧烈的生态系统变化集中于下游,以及中上游的大城市,城镇聚集区以及退耕还林区。生态系统景观破碎化程度和景观多样性提高。上、中、下游生态系统格局、构成差异较大,15年间,上游和下游森林显著增加,下游城镇显著扩张、农田和湿地显著缩减,上游湿地增加最为显著。城镇化是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的首要驱动力,对生态系统变化的贡献率达48.0%,长江下游城镇化的贡献率高达64.5%。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是第二驱动力,对生态系统变化的贡献率为32.8%,在上游高达47.8%。水资源开发和农业开发贡献率分别为8.5%和9.9%,此外,气候变化促使高原湖泊面积增大。为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合理规划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保护优质耕地,禁止重要湿地的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741 / 7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 [J].
高吉喜 .
环境保护, 2016, (15) :21-24
[2]   巢湖流域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风险驱动力研究 [J].
黄木易 ;
何翔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 (05) :743-750
[3]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初探 [J].
姚瑞华 ;
赵越 ;
杨文杰 ;
赵康平 ;
孙运海 ;
徐敏 ;
路瑞 .
环境保护科学, 2015, 41 (06) :15-17+28
[4]   长江流域湿地现状及其保护 [J].
薛蕾 ;
徐承红 .
生态经济, 2015, 31 (12) :10-13
[5]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J].
刘毅 ;
周成虎 ;
王传胜 ;
孙贵艳 ;
康蕾 ;
方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11) :1345-1355
[6]   长江经济带开发与保护空间格局构建及其分析路径 [J].
陈雯 ;
孙伟 ;
吴加伟 ;
陈诚 ;
闫东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11) :1388-1397
[7]   长江流域湿地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探讨 [J].
张阳武 .
林业资源管理, 2015, (03) :39-43
[8]   长三角地区植被退化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广宇 ;
陈爽 ;
余成 ;
王肖惠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04) :572-577
[9]   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区生态系统格局动态演变特征 [J].
邓伟 ;
刘红 ;
袁兴中 ;
张跃伟 ;
齐静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04) :661-668
[10]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长江源区土地覆盖格局变化特征 [J].
杜际增 ;
王根绪 ;
李元寿 .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01) :19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