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植被退化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9
作者
李广宇 [1 ,2 ]
陈爽 [1 ]
余成 [1 ,2 ]
王肖惠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长三角; 植被退化; 空间格局; NDVI;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植被退化是陆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的重要表征。利用2000~2010年SPOT-VEGETATION NDVI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叠加分析和格网计算方法,对长三角植被退化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a间长三角地区最大化NDVI均值空间分布南北高、中间低,区域14%的植被覆盖面积显著退化。植被退化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异,而人类活动是导致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在长江以南、太湖的北部与东部,环杭州湾地区及南京、南通和台州等城市快速无序的城镇化,造成了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和耕地的破碎化,使植被退化区域集中连片分布。经济利益驱动农民将水田转化为向水产养殖,引起植被退化。部分区域植被面积未减少而呈退化态势的原因有待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72 / 5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渭河段)土地利用对植被盖度的影响 [J].
杨胜天 ;
周旭 ;
刘晓燕 ;
刘昌明 ;
罗娅 ;
吴琳娜 ;
赵海根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1
[2]   基于MODIS时序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J].
安佑志 ;
刘朝顺 ;
施润和 ;
高炜 ;
殷杰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12) :1923-1927
[3]  
Satellite-based Studies on Large-Scale Vegetation Changes in China[J]. Xia Zhao 1,Daojing Zhou 2 and Jingyun Fang 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Institute of Botan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93,China 2 Department of Ecology,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and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2(10)
[4]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背景下的人口优化布局研究 [J].
段学军 ;
张伟 ;
田方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7) :789-796
[5]   中国1990~2010年城市扩张卫星遥感制图 [J].
王雷 ;
李丛丛 ;
应清 ;
程晓 ;
王晓昳 ;
李雪艳 ;
胡娈运 ;
梁璐 ;
俞乐 ;
黄华兵 ;
宫鹏 .
科学通报, 2012, (16) :1388-1403
[6]   2000~2010年中国地表植被绿度变化 [J].
刘爽 ;
宫鹏 .
科学通报, 2012, (16) :1423-1434
[7]   近30年来苏锡常城市增长形态过程与聚散规律 [J].
刘登娥 ;
陈爽 .
地理科学, 2012, 32 (01) :47-54
[8]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徐昔保 ;
杨桂山 ;
李恒鹏 .
资源科学, 2011, 33 (10) :1940-1947
[9]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扩展特征及机制 [J].
车前进 ;
段学军 ;
郭垚 ;
王磊 ;
曹有挥 .
地理学报, 2011, 66 (04) :446-456
[10]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水土资源利用问题的认识——以长江下游地区若干城市地区为例 [J].
姚士谋 ;
陈爽 ;
解晓南 ;
陈振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5) :72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