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

被引:53
作者
王丽丽 [1 ,2 ]
宋长春 [1 ]
葛瑞娟 [1 ]
宋艳宇 [1 ]
刘德燕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碳储量; 三江平原; 湿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2 [环境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选取东北三江平原沼泽湿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共16个土壤剖面,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密度均呈自上而下降低的趋势,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垂直差异变小.开垦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并改变了其在表层的分布结构特征.初步估算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沼泽湿地1.58×104t/km2、退耕还湿地1.23×104t/km2、林地1.01×104t/km2、水田0.85×104t/km2、旱田0.99×104t/km2.开垦降低了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且对耕地的影响大于林地,而退耕还湿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及储量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656 / 6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碳动态模型 [J].
仝川 ;
曾从盛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6, (03) :84-92
[2]   开垦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影响的初步研究 [J].
李月梅 ;
王跃思 ;
曹广民 ;
杜岩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6) :59-65+131
[3]   三江平原湿地沉积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变异分析 [J].
张文菊 ;
吴金水 ;
童成立 ;
杨钙仁 ;
胡荣桂 ;
唐国勇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4) :537-544
[4]   开垦对草甸土有机碳的影响 [J].
陈伏生 ;
曾德慧 ;
陈广生 ;
范志平 .
土壤通报, 2004, (04) :413-419
[5]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剖面有机碳分布特征与积累现状 [J].
张文菊 ;
吴金水 ;
肖和艾 ;
童成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4) :558-563
[6]   沼泽湿地开垦后土壤水热条件变化与碳、氮动态 [J].
宋长春 ;
王毅勇 ;
阎百兴 ;
娄彦景 ;
赵志春 .
环境科学, 2004, (03) :150-154
[7]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估算误差分析 [J].
王绍强 ;
刘纪远 ;
于贵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5) :797-802
[8]   湿地生态系统模型研究进展 [J].
崔保山 ;
杨志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3) :352-358
[9]   旱地和水田有机碳分解速率的探讨与质疑 [J].
黄东迈 ;
朱培立 ;
王志明 ;
余晓鹤 .
土壤学报, 1998, (04) :482-492
[10]   Top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of China and its loss by cultivation [J].
Song, GH ;
Li, LQ ;
Pan, GX ;
Zhang, Q .
BIOGEOCHEMISTRY, 2005, 74 (01) :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