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粒级分布变化

被引:13
作者
李忠佩
杨德涌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红壤水稻土; 利用年限; 有机碳; 养分; 粒级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田间采样结合沉降法分级提取,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粒级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随土壤颗粒粒径的增大而下降,但在各粒级中的分布比例存在显著差异。<0.002mm、0.002~0.02mm、0.02~0.05mm、>0.05mm粒级的有机碳占全土有机碳的比例分别是29.2%、30.7%、11.9%、15.4%,氮的相应数值为36.7%、31.9%、10.2%、14.0%,磷为49.2%、26.5%、11.1%、12.4%,钾为36.9%、33.4%、12.9%、20.0%。总体来说,黏粒和粉粒中有机碳和养分的分布比例较高。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及分布比例还随利用年限而有明显变化。开垦利用不到10a的水田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较低且主要集中在<0.002mm粒级中;而利用超过10a的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在粉粒中(0.002~0.05mm)的比例大于50%。各利用年限的红壤水稻土多以0.02~0.05mm粒级的C/N为最高,并随利用年限延长而下降。红壤水稻土各粒级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及分布状况随利用年限的变化反映了土壤肥力熟化和养分有效性的提高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The capacity of soils to preserve organic C and N by their association with clay and silt particles [J].
Hassink, J .
PLANT AND SOIL, 1997, 191 (01) :77-87
[2]  
Ultrasonic vibration as a method of soil dispersion..[J].Watson; J. R..Soils and Fertilizers.1971, 2
[3]   土壤颗粒组成与固定态铵之间的关系 [J].
张崇玉 ;
李生秀 .
土壤学报, 2004, (04) :649-654
[4]   红壤水稻土肥力性状的演变特征 [J].
李忠佩 ;
李德成 ;
张桃林 ;
陈碧云 ;
尹瑞玲 ;
施亚琴 .
土壤学报, 2003, (06) :870-878
[5]   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特征分析 [J].
李忠佩 ;
张桃林 ;
陈碧云 ;
尹瑞龄 ;
施亚琴 .
土壤学报, 2003, (03) :344-352
[6]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及不同粒级中酸解有机氮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茆泽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4) :403-409
[7]   长期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各粒级复合体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5) :65-71
[8]   土壤不同粒级中C、N、P、K的分配及N的有效性研究 [J].
王岩 ;
沈其荣 ;
杨振明 .
土壤学报, 2000, (01) :85-94
[9]   我国主要土壤不同粒级的矿物组成及供钾特点 [J].
杨振明,闫飞,韩丽梅 ;
鲍士旦,史瑞和 .
土壤通报, 1999, (04) :20-24
[10]   红壤区耕地有机物质的利用现状与开发策略 [J].
李忠佩 .
土壤与环境, 1999, (02) :1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