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

被引:405
作者
杨宜音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心态; 社会情绪; 社会共识; 社会价值观;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6.04.006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本文通过对社会心态的研究框架的讨论,对社会心态进行了概念界定。本文认为,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总和。社会心态透过整个社会的流行、时尚、舆论和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感受、对未来的信心、社会动机、社会情绪等而得以表现;它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通过社会认同、情绪感染、去个性化等机制,对社会行为者形成模糊的、潜在的和情绪性的影响。它来自社会个体心态的同质性,却不等同于个体心态的简单加总,而是新生成的、具有本身特质和功能的心理现象,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建构而形成的最为宏观的心理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31+244 +24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略论心态史与中国近代社会研究 [J].
程利 ;
王晓丹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86-89
[2]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态的嬗变过程 [J].
高云峰 .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54-56
[3]   北京人的社会心态与首都经济 [J].
李颍伯 ;
王燕美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1, (01) :108-111
[4]   试论社会心态调控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J].
胡红生 .
甘肃理论学刊, 2001, (01) :36-40
[5]   “大跃进”时期国人社会心态探析 [J].
王章维 ;
郭学旺 .
新视野, 2000, (02) :50-52
[6]   辛亥时期会党社会心态之变化 [J].
郑永华 .
清史研究, 2000, (01) :7-13+125
[7]   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 [J].
杨宜音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2) :82-93
[8]   转型期的社会心态问题及其有效疏导 [J].
揭扬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7, (05) :53-57+62
[9]   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分析 [J].
宋智勇 .
江西社会科学, 1997, (02) :47-48
[10]   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启示 [J].
丁水木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6, (01) :107-110+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