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药物——现代药物研发的新趋势

被引:12
作者
陈畅 [1 ]
马兴 [2 ]
满国峰 [3 ]
杜茂波 [1 ]
谢宇 [4 ]
臧琛 [1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2]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3] 平度市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组合药物; 系统生物学; 中药配伍; 组效关系;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2.14.092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疾病往往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可理解为多途径、多靶点的网络变化,单一靶点的药物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复杂疾病的治疗要求。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等网络科学的提出,为组合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该文将组合药物作为关键问题,介绍了现代组合药物的缘起、概念及目前中、西药物的发展趋势,明确指出组合药物的产生是人体复杂生命系统以及多致病机制的客观要求,其融合了中、西药物的优势特征,是现代药物发展的新趋势,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网络靶标:中药方剂网络药理学研究的一个切入点[J]. 李梢.中国中药杂志. 2011(15)
[2]   发现·辨识·优化——中药新药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J].
杨洪军 ;
雷燕 ;
唐仕欢 ;
陈建新 ;
许海玉 ;
李韶菁 ;
陈畅 ;
黄璐琦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 13 (01) :154-158
[3]   基于系统生物学与网络生物学的现代中药复方研究体系 [J].
严诗楷 ;
赵静 ;
窦圣姗 ;
姜鹏 ;
柳润辉 ;
张卫东 .
中国天然药物, 2009, 7 (04) :249-259
[4]   从系统生物学到配伍西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核心战略 [J].
张治洲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04) :153-156
[5]   生物医学新兴学科与中药现代化——现代组合成分药物的研究 [J].
周兴旺 .
中草药, 2007, (03) :321-326
[6]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中药复方配伍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整体方法论 [J].
罗国安 ;
梁琼麟 ;
刘清飞 ;
张荣利 ;
杨辉华 ;
李雪 ;
王义明 ;
贾伟 ;
张卫东 ;
张川 ;
李贻奎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 (01) :10-15+24
[7]   中医药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 [J].
王永炎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 (01) :70-73+79
[8]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 [J].
张伯礼 ;
王永炎 .
中国天然药物, 2005, (05) :258-261
[9]   用分子中药组学技术研究四物汤补血的作用机理 [J].
马增春 ;
高月 ;
谭洪玲 ;
梁乾德 ;
王升启 .
世界科学技术, 2005, (03) :24-28+85
[10]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研究 [J].
杜冠华 .
中成药, 2002, (11) :56-58